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世博奶奶”的上海世博体验记
本刊记者 缪晓阳 • 2010-07-12 • 来源:北京周报网

山田外美代和儿子山田和弘在中国馆前拍照留念(缪晓阳 摄)

山田外美代在餐厅吃乌冬面(缪晓阳 摄)

在中国为人所熟知的“世博奶奶”山田外美代是日本一位退休公务员。五年前,她曾在爱知世博会期间创下了每日入场参观的记录。如今,在上海世博园里,每天都可以看到这位61岁老人的身影。

山田和家人现住在上海世博园附近,每天早上七点半左右出发前往园区。在谈到和家人一起来上海的原因时,山田的儿子和弘说:“母亲以前身体不好,经常生病。爱知世博会期间,她每天都去会场参观,渐渐恢复了健康。这一次,母亲说想来看看上海世博会,全家都很支持她,所以就一起来了。”

5月21日,山田与儿子和弘一同来到了美国馆和中南美洲联合馆参观,途中有许多中国游客和山田打招呼。

山田每天进入园区后必做三件事。首先到信息中心索取当日的活动节目单,然后再领取三份世博快报,第三就是查看地图。

在谈到参观美国馆的理由时,山田说,“我已经去过了浦西的通用汽车馆。因为美国馆的主题同为‘2030’,所以只有都参观了以后才能做出评价。另外,我的小儿子是个学者,现在旧金山工作。在这里可能会碰巧看到一些有关旧金山的展示,所以非常期待。”

山田在美国馆前排队的时候,很多中国游客都和她打招呼。和山田一起拍照留念的中国老奶奶说:“‘世博奶奶’很阳光,对中国的世博会很关心,也很友好,我们很感动。希望中日两国友谊长存。”

山田在参观美国馆的时候,碰巧遇上了正在这里参观的外交部副部长、前驻日大使崔天凯。山田向崔天凯介绍了她的世博日记,讲述了到目前为止每天参观的有趣内容。崔天凯看后在山田的世博日记本上写下“欢迎来到上海世博会!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题词。崔天凯说:“我在世博场馆还在建设的时候来过很多次,今天是开幕以来第一次来世博会,这确实是一个世界的盛会。特别是很高兴在这里见到日本的山田女士,我曾在爱知世博会纪念馆中见过她,她当时就表示要来上海世博会,要住在这里,天天来看,现在她实现了愿望,我也感到很高兴。”

谈到与崔天凯再次相遇的感受,山田说:“为我一家发放中国签证的就是崔天凯先生,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今天偶然相遇,有很多话想说,我再次表示感谢。此外,我希望能向中国的领导人转达我的感谢之情。我更加坚定了要同大家一起分享世博会的精彩的决心。”

上海世博会上发放盖有各场馆纪念印章的“世博护照”,山田却带着自制的“世博护照”,记录着每天的参观内容。山田说,“从爱知世博会开始就一直记日记,都是介绍各个场馆的内容,这是我每天都去参观的记录。回到家以后把和大家交流的内容记录下来,再贴上照片。今天是世博开幕的第21天,所以要将第21天的内容记录下来。”

山田参观完美国馆后又来到中南美洲联合馆,在这里她体验了很多设施,还在自制的“世博护照”上盖了印章,非常开心。中午,山田在浦西的乌冬面馆吃了她最喜欢的乌冬面,看上去精神很饱满。

山田曾去过大阪世博会和爱知世博会。在谈到此前的世博经历时,山田说,“大阪世博会对我们这些战后出生的人来说充满了梦想。那里展示了大家现在使用的手机。那时候的手机体积很大,没有电话线,可以通话。还展示了电动人行道、磁悬浮车,如今它们在世界上已被广为使用,而在1970年这些东西让我们感到实在了不得。我们都兴奋不已,期待着美好、快乐生活的到来。爱知世博会的内容较大阪世博会有所改变。爱知世博以环保为主题,告诉我们‘必须保护地球’。上海世博会以爱知世博会为范本,园区内将垃圾分为九类、还利用太阳能电池,这说明爱知世博会很成功。如果把爱知世博会比做母亲,那上海世博会就是刚出生21天的婴儿。希望上海世博会不断学习各种经验,走向成熟。上海世博会将带给世界怎样的精彩,在闭幕那天我会有个总结。”


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