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英文版>>
作为上海世博会五大永久性建筑之一,位于世博园浦东区域主入口的中国馆的设计不仅是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更是诠释“绿色世博 ”的最佳建筑典范,而为中国馆提供了全面整合的节能解决方案的西门子,正致力于把中国馆打造成上海的“绿色地标 ”。
“西门子欧司朗(OSRAM)为中国馆提供的led灯的寿命是传统灯泡的 15倍,并且极大地节省了能耗。” 西门子东北亚区首席执行官郝瑞强博士介绍说,垂直高度达66米的中国馆对外墙灯光投射的要求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普通的泛光灯具很难在达到长距离投射要求的同时,兼顾真实色彩还原及低能耗规定。为此,欧司朗采用了最先进的大功率 LED泛光灯,实现了比传统泛光照明节能70%,比常规LED光源节能 30%以上。
在智能楼宇技术方面,西门子采用APOGEE(顶峰)楼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缩写BAS),既保证场馆内一直拥有和室外一样舒适、清新的空气,更能集中监控、管理建筑物内的照明、电梯、供热、消防、安保等众多分散设备或系统的运行、安全状况和能源使用状况。该系统使中国馆的能耗比传统同等规模楼宇降低约 25%,并节省人力50%。
“这些‘绿色’元素不仅仅应用于中国馆,包括德国馆在内的其他场馆也运用了其中部分技术。 ”郝瑞强博士说。
5月19日的“西门子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 ”新闻发布会显示,西门子获得的与本次世博会相关的合同总价值超过10亿欧元,其中90%与环保产品和解决方案相关 ——为世博会提供了轨道交通、楼宇科技、医疗保健和灯光照明灯方面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目前,西门子已全方位投入到五大永久性建筑(中国馆、主题馆、文化中心、世博中心和世博轴)、世博村、国家馆(德国馆)、城市最佳实践区(汉堡之家)、世博园区配套设施(新闻中心和世博协调局大楼)以及遍布整个世博园区的智能楼宇系统、安防、照明灯等多个项目中。
西门子与世博会的合作历史,可以追溯到1851年首届伦敦世博会,也就是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当时年仅 4岁的西门子,为首届世博会提供了具有创新特色的报警铃,化学信号电报机等技术和产品,并因此获得了该届世博会的最高奖项 ——“参议会奖章”。从此西门子便于世博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851年到2010年的 159年里,西门子已经为包括上海世博会在内的17届世博会提供了支持和服务。
汉堡之家,神奇的“被动房”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生活实践区汉堡之家外观。(吕翎摄)
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有一座独具特色的永久性建筑,它的能耗只有普通房子的10%,它不需要空调和暖气,却能四季保持室内 25度左右的恒温——这幢叫做“汉堡之家”的 “被动房”是国内首个被认证的“被动房”。
“被动房”的概念始于1996年,最早的‘被动房 ’建于1999年,主体为木质结构。这种房屋建筑成本仅比普通房屋高7%,但运行成本非常低,利用太阳能供热、供电可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