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文物修复:留住城市的灵魂
张亮 • 2010-05-21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浅草寺的维修草图被公布在浅草寺外。(摄影:张亮)

2010年5月6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云南大理市城建部门不顾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和群众反对,为扩建公路强拆龙首关城墙遗址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专家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除了要普遍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和古建价值的认识程度,还应完善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还有人认为,应该让相关部门参与到城市规划的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同时让公众也参与其中,起到监督作用。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护文物和古建筑,让古老的文化遗存与现代的文明城市交相辉映,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课题。笔者认为,除了政策的完善之外,不断创新文物保护的工作方式方法,博采众家之长,使其能够达到“将人类文明一代代传递的效果”,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

 

东方西方

在文物修复观念上,中国的传统修复和西方存在差异。文博界有种说法是将它们比作中医和西医,“搞传统修复的人就像中医一样,望闻问切,搞科技保护的人就像西医,需要用X光来检测。”

在西方文物修复界,意大利专家布兰迪(Cesare Brandi)1963年撰写的《文物修复理论》影响深远。他在书中提出最小介入、可逆性、可再处理性、可识别性等原则,代表了西方文物修复保护的主流观点。

西方建筑主体结构主要以石构件为主,强调能不修则不修,能修的绝不拆了重修,能小修绝不大修,修过的和原来保存下来的要有明显的区分和标识。而且如果需要,后添加修复的还可以拆除并复原原迹。在修复材料上,意大利主要通过精密的现代化仪器对文物材料进行分析并通过填充或填补现代化化学材料完成修复工作。对于破坏较为严重,修复量较大的文物,则采用在周边重新建造形制完全相同的复制品以供人们体会其艺术外形和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物修复认同“补全”和“作旧”,比如书画和青铜器强调修旧如旧,陶器和石器要修旧缺旧,但这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没有文字的模式。我国的文物建筑,多是以木构件为建筑主体结构,墙体等砖石构件和瓦面作为辅助性功能结构构成建筑本身。修缮工程中,讲求用古代一直沿用下来的材料配法和制作工艺进行修缮,从某种程度上讲,缺乏科学的严谨性和经济性。

目前笔者接触的文物建筑修缮多是拆除重做,然后将新的材料加以“随旧”做法以体现沧桑的神韵。近些年,随着国际修复界专家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修复理念在某些方面也汲取了西方一些好的方法和理念,能够保存原状的材料尽量保持原状,对于糟朽不堪的木构件或风华破损严重的石构件才采取更换的方法,尽量都保持原砖原瓦的保护性修缮策略。

此外,中国很多修复工艺和方法仍采用师徒传承制,使文物修缮工艺本身的流传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并且,中国的文物修复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有其特有的随意性,对同一类文物的修缮有时做法和用量也是不同的,这就给修复方法的定义化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把西方修复理论定义在注重其文物建筑内涵的话,那么我国的文物建筑理论更加注重外观的“形似”。

 

故宫墙体修复实例

2005年,笔者有幸参加了故宫博物院与意大利文物修复所关于故宫太和殿墙体的修复实验。在交流中,双方在修复理念和方法上表现出很大的区别。我国的墙体修复要将涂料层完全铲除,露出麻刀层(涂料层下附着在墙体上的麻,用于增强对涂料层的附着力,古建常用做法),如果破损严重则重新使麻,再做涂料层并随旧。

而意大利则根据观察先绘制破损情况图,将表面损害情况分成空鼓、缺失、深陷等情况并用不同的颜色在图中标注,同时配合分层损害图确定破损情况。该图将墙体分成若干层(视具体古建做法,一般6-8层),以不同的图样标注,并将各处损害深度在图中标注出来,根据损害情况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填充修复。对于空鼓(涂料层与墙体脱离但未脱落)的情况,则采用注射器注射树脂类材料进行填充附着。对于损害严重的,根据他们认为定义不同的层采用不同的树脂类填充剂进行注射修复。

 

1   2   下一页  


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