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展馆揽客:“绝世宝贝”放异彩
• 2010-05-05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馆“清明上河图”,法国馆奥塞博物馆七件珍宝,丹麦馆首次远行的“小美人鱼”,卢森堡馆“金色少女像”,捷克馆被千万游客抚摸的“幸运浮雕”……世博会开园三日后,这些拥有绝世宝贝的展馆前“长蛇阵”绵延不绝。

早在世博会开幕之前,揽客有道的参展方就通过媒体对“绝世宝贝”大造声势。开馆之后,这些展馆人气爆棚,慕“宝”而来的游客一进园就“冲”向了这些热门展馆。

 

中国馆:《清明上河图》热度空前

在世博会开幕之前就有专家提出,代表中国水乡文化的《清明上河图》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相契合,应该被选入中国馆展览。

开园之后,游客惊喜地发现中国馆除展出了《清明上河图》真迹外,这幅名画还“活”了。画中人叫卖、行走、喝茶、聊天,1068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令游客流连忘返。晚上,二维动画还将进一步“立体化”,形成三维效果,更加震撼。

如此宝贝,让备受青睐的东道主中国馆当之无愧成为最热门展馆。为了控制人流,组织方不得不从试运行起就采用了预约参观的方式。

 

法国馆:七件珍宝夺人眼球

开园首日,大手笔拿出奥赛博物馆珍藏的七件珍宝的法国馆就成最热门展馆之一。

虽连续遭遇近摄氏30度的高温,也丝毫没有影响观展者到法国馆观“宝”的热情。撑着遮阳伞排队的游客们让法国馆的“长蛇阵”变成“花伞阵”。

馆内虽有“玫瑰婚典”,“绿意园林”等展示,记者发现,大多数游客进馆后还是直奔“国宝”区域。

只用了简易围栏保护的罗丹雕塑《青铜时代》前挤满了拍照合影的游客。六件被放入封闭橱窗的名画前更是寸步难行,法国馆方面不得不安排专门的志愿者疏导这一区域的人流。

 

丹麦馆:“小美人鱼”催生人气

被安放在哥本哈根长堤公园近百年的丹麦“小美人鱼”铜像,首度离开故土,远涉重洋赴会上海世博会。

从确定参展到启程赴会再到揭开面纱,如此重量级的展品得到了媒体的全程关注,提前炒旺了丹麦馆人气。

开馆之后,“小美人鱼”不负重望地给略显简朴的丹麦馆带来超高人气。

奔着小美人鱼而去的游客张建业跑错了展馆,耗时半小时,在与丹麦馆有几分相似的荷兰馆前转了三圈,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才筋疲力尽地走到丹麦馆内和“小美人鱼”亲密接触。虽然如此,张建业还是觉得“值了”。

 

卢森堡馆:“金色少女”任欢迎大使

与需要排长队才能入馆观赏“国宝”相比,卢森堡国家艺术瑰宝的“金色少女”像非常大气地立在展馆前,游客不需要进馆就可观看。

闪着耀眼金光的“金色少女”手捧花环,立在卢森堡馆入口处一根高3米的钢柱上,问候着世博会游客。

卢森堡馆与意大利馆、荷兰馆、英国馆等热门展馆同处一片区域。完全无遮挡,高耸在展馆门口的“金色少女”让很多游客对卢森堡的“大气”大为赞赏,为展馆引来别样人气。

用宝贝吸引人气可谓是世博会最传统也是有效的办法。参展方绞尽脑汁拿出的“看家宝贝”带来了展馆超高人气,也让不出国门就可尽赏各国“国宝”的游客们大呼过瘾。


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