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我的城市,我的家
本刊记者 张靖 • 2010-05-05 • 来源:北京周报网

 

受访者: 柴培根/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高级建筑师

出生地: 安徽蚌埠

现居地: 北京

去过的城市: 国内(遍访大中型城市)

             国外(纽约、巴黎、伦敦、东京... )

心目中的美好城市: 地域特色、多样性与自由度、人的文化态度和属性

 

采访实录:

心目中最美好的城市,我会选择哪里呢?我想,身份的不同会影响到我的答案。如果是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我可能会选择那些风景秀丽,名胜众多的地方,但是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北京。这是因为,我生活、工作在北京,我的家在北京。

我的个人经历比较特殊。由于工作的关系,父母一直辗转于不同的城市。幼小的我也就随着他们迁移。我曾经在山东枣庄生活过10年,在淄博居住了8 年。大学四年回到了出生地安徽,研究生3 年又转战到了天津。毕业后来北京工作,在这里一待就是13 年。可以说,故乡的概念在我心中是很淡漠的。相比之下,北京是我停留最久的城市。她记录了我的主要生活经历,并承载了从这些经历中所凝结出来的感情。这是一个情感的选择,并不包含物质的因素。比如我经常去一些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出差。这些城市也许比北京优越。但是不出十天半月,我肯定就想家了。而这个家在哪儿呢?在北京!所以我想的就是北京。每当回到首都机场,我最喜欢欣赏从机场到市区的那段路,感觉特别漂亮亲切,因为这是回家的路。

当然,现在的北京是一个大概念。每个居住在这里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北京。我的生活空间和活动区域就集中在海淀区和西城区,特别是我每天上下班的这条路。有可能我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不会跨出这个区域。我喜欢体育。如果上海有什么比赛,我可能会专程赶去,但北京举办的大小赛事,我却几乎从没看过。但我心里仍会很满足,因为这些活动就发生在我身边,如果有兴趣,我随时都可以去看。总之,北京在我的脑子里已经转化为一个概念,这就是“家”!

事实上,评价一个城市,是一个个性化,甚至是情绪化的事情。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目中的愿景共同形成了对一个城市的判断。需求不同,判断也就不同。很难从个别人的看法中提取对一个城市的最终评价,因为这样的答案是不全面,不客观的。就以北京为例,富有的人可以当她是满足各方面欲求的乐园,而一个工薪族可能会为动辄几万快钱一平米的房子而苦恼,会因为拥堵的公共交通而抱怨。

那么,抛开主观因素,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美好城市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标准呢?由于工作的便利,我参观了国内外的很多城市。在感受她们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同时,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了一些认识。

首先,有特点的城市,才是有活力的城市。成都、杭州、广州等地都保留了很强的地域特点,使人能够从众多城市中将她们识别出来。身为建筑师,我最不希望见到的,就是城市规划过程中忽视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一些二、三线城市全部按照单一的模式去开发建设,完全失去自身特征和身份,变成千篇一律的产业基地。这将是一个城市的悲哀。

其二,城市里最重要的是人。评判美好城市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人的多样性。曾经在纽约逗留过一周,最突出的感觉就是,当地的人员构成具有多样性。各个种族,各个文化背景的人群分享同一个城市,在各自的区域保有特定的文化和习俗,并因此形成一些特色的场所。当这些不同的场所相互交汇、碰撞的时候,这个城市的魅力就自然展现出来了。

其三,市民对文化的态度非常重要。前不久,北京市人大提议,北京将以伦敦、巴黎等大都市为模板,沿着“世界城市”的定位发展。我想,伦敦、巴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仅是因为她们分别拥有大英博物馆和泰特美术馆,卢浮宫和蓬皮杜艺术中心。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化设施所折射出来的整座城市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态度。再以北京为例,不会因为简单的拥有故宫、长城,就能散发其魅力,扩大世界影响。最关键的,是北京人对这些历史遗存持什么样的态度。如何摆脱“大城市”的躁动,在关心房子、股票、薪水的同时,也能凝神静气的想一想自身的文化属性?这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