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新外滩,让上海更美好
本刊记者 吕翎 • 2010-04-29 • 来源:北京周报网

 

20世纪30年代的外滩(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曾几何时,外滩只是纤夫在黄浦江边踏出的一条曲折的泥泞小道,今天,外滩已成为上海这座大都市中最具特色的地标。从江边的“纤道”变成英租界,再到现在滨水景观区和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外滩的内涵和外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拓展,见证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用上海市长韩正的话来说,外滩是上海城市的象征,承载着上海开埠近170年的历史,浓缩了百年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

2007年4月,上海市政府启动了对外滩地区的综合改造工程,以完善路网、重塑外滩、迎接世博会的召开,具体包括新建外滩隧道、改造滨水区以及公交枢纽和地下空间开发等共计六大项,以确保外滩建设可以实现50年不变。2010年3月28日,外滩结束长达33个月的施工改造,重新向市民及中外游客开放。

 

新外滩,新景观

改造后的外滩观光平台上的游客群。(吕翎摄)

走在外滩观光台上,脚下踩着的这块如同镶嵌在黄浦江边的长条碧玉,一端连着苏州河,一端往南延伸到十六铺,从延安东路外滩天文台处向南北两端,仿佛伸出的两只巨手,拥抱着滔滔黄浦江。

绵长的人流从眼前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他们或组成络绎不绝的人群,带着惊奇与兴奋的目光打量着崭新的外滩;或三三两两的在广场上的休闲凳上小憩,享受喧嚣都市中的片刻宁静。

观光平台下的广场(吕翎摄)

陈毅广场是游客们游览外滩的最佳观景点。这里,在黄浦江边凭水而望,对面的东方明珠及陆家嘴建筑群一览无余;而身后,便是见证上海百年风雨沉浮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上海大厦、和平饭店、海关大楼……

1   2   3   4   下一页  


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