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现代理想城市巡礼
王建武 • 2010-04-29 • 来源:北京周报网

 

1902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出版了《明日的田园城市》。书中提出“三种磁力”的图示比较,即城市、乡村、城市与乡村结合体三种生活形态的优劣条件比较。人们在城市中能够方便地享受基础设施服务,就业机会丰富,但远离自然,物价昂贵。乡村则为人们提供闲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但社会竞争力不足。霍华德由此设计集合城镇与乡村优势于一身的田园城市。占地6000英亩的城市由1/6的中心带——容纳商业、文化、管理等城市设施,和5/6的永久性绿带——耕地、果园、牧场等组成。城市的增长与细胞的分裂类似,当规模达到3万人就停止扩充,其过量部分由相邻的城市接纳。整个城市呈现出农业景观基质背景下的马赛克斑块形制。

1922年11月,巴黎的秋季沙龙展出了现代主义大师柯布西埃构思的300万居民城市规划方案。这座在实验室中诞生的城市以交通枢纽为中心,24栋近400米的摩天楼均布在周围,在提高城市中心人口密度的同时保留95%的绿地面积。锯齿状的住宅社区和供郊区人口居住的花园新城则依次在外侧排列,交通系统采用立体交通架构。这一规划脱胎自机械美学与工业标准化生产过程,体现理性与功能至上的现代主义精神。它言之凿凿——“城市是一部机器”(City is a machine)。

作为现代主义城市理想的鼻祖,霍华德与柯布西埃的规划大相径庭,它们孕育了未来理想城市的两种典型模式:分散的、有机的,和紧凑的、技术性的。两种模式拥有同样大量的拥趸。前者的工作启发苏格兰生物学家帕特里克·盖迪斯将“区域”作为规划的落脚点,革命性地把自然环境禀赋和周边乡村纳入城市规划研究范围,并提出著名的盖迪斯剖面,认为景观与人的工作生活方式必须协调发展,而这些观点也得到理论家芒福德的支持。美国建筑家莱特提出的以汽车广泛使用为基础的低密度“广亩城市”,也与霍华德的理想有些许相似之处。柯布的功能主义城市理想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发表的《雅典宪章》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弘扬。《雅典宪章》指出城市的基本功能类型——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并采用理性主义方法将它们合理组织。《宪章》也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在实践方面,印度的昌迪加尔和美洲巴西利亚规划成为功能主义的执牛耳之作。

二战的硝烟让世界诸多城市只留下断壁残垣,但冥冥中却给人们实现城市理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50年代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乌托邦式的规划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城市建设在取得令人称道的成果同时,也显现了某些与原先初衷背道而驰的现象。一部诞生自30年代富有先见性而掷地有声的反面教材来自查尔斯·卓别林的银幕创作--《摩登时代》,他夸张而不乏真知灼见的表演让人们在嬉笑怒骂中体味工业文明和现代城市的离奇与荒谬。无可否认,之前的规划理想是蓝图式的,充斥空间环境决定论,缺乏对当地城市社区的社会学、经济学和文化方面的认识,对城市结构的认识也过于模式化。自此,人们开始从方方面面反思旧有的城市理想。1961年,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娓娓道来,“多样性是城市的本质”,“城市应当功能混合并具有一定密度,街道应短小,历史建筑应当保留。”1969年,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将生态学引入城市理想格局与过程的研究,他创立的“千层饼”模式成为组织各类专业人员参与规划的有效方式。这一时期的理论有将城市作为与生命有机体类似的复杂系统的趋势,城市的运行机制备受关注,而“终极式”的规划理想逐渐进化成对城市持续地监听、分析和干预的过程。

“多元化”成为20世纪后期的世界性主题,在城市建设方面亦复如是。人们不再执着城市物质形态本身,而越来越将目光转移到左右城市发展的“无形之手”。“规划就是政策,政策就构成了政治。”城市规划在体现技术性的同时,增加了政治和价值观的含义。公众参与成为体现规划民主性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吴良镛先生曾论及城市领导者与规划的关系,指出市长需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建完整的规划法规体系。在经济驱动力方面,学者更加重视城市的运作与经营模式,甚至提出“经济已经主导城市演化”的论点。仇保兴先生也提出“城市规划要与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相适应”的类似观点。在文化和遗产保护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城市发展中文化景观保护之圭臬。单霁翔先生更提出“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的设想。

“无形之手”一直影响着古都北京的城市建设,这一过程完美地诠释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种种冲突与博弈。早在上世纪50年代,梁思成先生就提出新旧城分离的规划方案,他提出旧有城墙与护城河可以作为城市绿化休闲带,城墙上种植花草,提供居民纳凉和登高远眺的场所,城楼则用作陈列或展览等公共功能。然而“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传统思想最终大获全胜。60年后,地产大跃进再次把这座城市推到风口浪尖——地价和房价,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经济杠杆对城市景观的变迁全权负责。伴随低收入人群的外迁运动,大批高端工艺建造的,专供精英阶层享用的四合院等传统城市设施如雨后春笋,城市在获得传统形制的同时正在失去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实质,逐渐流露迪斯尼气息。

21世纪的前10年已成过往,上个世纪现代城市理想的先驱者们大都驾鹤西去,未来的城市何去何从?强调差异性、平等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可持续生态规划理念,精明增长理念,TOD理论,种种新颖而艰涩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理想城市的认识。毋庸置疑,未来理想城市的缔造者——无论他(它)的身份是市长、规划师,还是某种有效法规体系——将扮演协调组织的角色,他(它)的工作不再是描绘蓝图,而是领导各类手握城市命脉的专业工作者,在纷繁的研究和选择中做出及时而有见地的决策。

(作者为中国建筑设计院高级规划师)


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