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订阅方式 邮件订阅 手机报
 
 

 

首页 要闻 国内 国际
访谈 经济 人物 文件
崔天凯:亚太地区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试验田”
• 2015-05-13 •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标签:
打印
纠错 字号:

 

中新社休斯敦5月11日电 (记者 王欢)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11日在休斯敦应邀出席亚洲协会得州分会午餐会,就亚太地区形势和中美在亚太互动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两国亚太互动应促进地区平衡、包容与共赢。

崔天凯表示,亚太地区在全球事务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中美对于塑造亚太地区未来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鉴于两国共同承担的重要责任,中美围绕亚太地区合作进行着多层次、多领域的沟通协调。这些协调合作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地区和世界。

他指出,中美亚太合作还应做得更多更好。为此,双方需要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进一步明确观念,这些观念将影响两国在亚太互动的基础。

一是平衡还是失衡。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亚洲从过去的战乱、贫穷、政治对立发展到如今的总体和平稳定、经济富有活力、地区合作机制众多,不仅中国、印度、东盟等地区国家都发展起来,而且对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亚洲格局比过去更加平衡,也推动世界格局更加平衡。

二是包容还是排他。亚太地区国情各异,经济、政治、文化多样性突出。我们面临的选择是,发挥好亚太各国的互补性,扩大共同利益,还是以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异同划线,相互分割对立?中国致力于推动地区共同体建设,共同应对安全、经济、环境等挑战。亚洲安全与发展的责任应主要由亚洲人民来承担,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家园。亚洲地区现有的一些同盟体系源于冷战,解决不了当今世界的新问题,反而会束缚选择。这一同盟体系要适应21世纪的新形势,就应去除冷战特性。双边同盟关系不应针对和影响第三国。

三是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有人认为“一国成功必然意味另一国损失”,“中国发展必然挑战美国利益”,这种零和观念不符合事实。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是促进地区走向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的重要因素,给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带来机遇,同时也增进了各国间的了解和相互信任。他强调,中国的发展没有动别人的奶酪,而是做大了共同利益的蛋糕。中、美以及其他各国的发展推动了地区的发展,是“水涨船高”的关系。

崔天凯指出,中美两国正在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亚太地区应成为这一新型关系的“试验田”。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也应用来指导中美在亚太地区的互动。这一互动应成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一个支柱,推动其取得实质成果,并从理念走向现实。

演讲后,崔天凯还就习近平主席访美准备工作、中美经贸关系、能源合作、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中国与南亚国家关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问题回答了听众提问。

亚协得州分会董事会主席福斯特、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之子尼尔·布什、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李强民以及休斯敦地区政、商、学界100余人出席了当天的会议。

 

相关文章:
· 崔天凯:建议日本驻华大使多向日政府提点建议
· 崔天凯:中美日三国关系不是零和关系
· 崔天凯大使谈中美关系与亚洲的未来
· 崔天凯说中美元首会晤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ca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