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修高铁需要“聪明的投资”及“中国的合作”
美国经济是以私营企业为主导的,涉及铁路等基建的企业需要跨国企业和金融集团的密切协调与融合才能运转。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尔街资深金融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具体操作层面看,华尔街的金融财团给某个美国地方政府发行20年期低息的以美元计价的市政债券并不难,而且相信在资本市场上,无论美国的投资人或者国际上的投资人都会积极认购这种“美国高铁债券”。如果以PPP(公私合作关系)模式发展美国高铁也可以考虑,积极推动高铁项目落地的美国大企业家或大金融家、新型私募基金巨头都有可能会参股。他认为,京沪高铁在短短几年内实现盈利的奇迹在美国未必能发生,因为美国客运量没有那么大,而且美国人的出行方式过于依赖汽车。不过,如果把时间拉长,相信美国的高铁运营企业也会盈利,比如从华盛顿到纽约修建一条高铁,就非常有可能在短期内盈利。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城市基础设施研究主管罗伯特·普恩茨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早日实现“高铁梦”的过程中,美国面临严峻的政治和经济障碍,以及社区在土地使用、环保等议题上的反对,因此,进展会很缓慢。但他还是建议,美国应战略性地选建一两条高铁干线,“做聪明的投资”。现在,反对和支持高铁的美国人,都盯着加州铁路的进展。
京沪高铁2014年开始盈利后,美国国内希望与中国合作修建高铁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东海岸的南卡罗来纳州当地官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就地方政府而言,非常欢迎包括南车集团在内的中国企业来设立工厂,解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