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打印
| 纠错 | 字号:小 中 大 |
北京是文化中心,专家云集,这两年,就没有汉字大家找过他,鼓励鼓励、切磋切磋啊?
“还切磋呢。那些所谓的‘大家’,都不正眼瞧他一眼。”惠子答道。截至目前,他邮箱上万封来信里,还没发现一封是鼓励、切磋的专家来信。
斯睿德网站用的工具书多是老旧版本,他希望能用新版本来对照、纠错。“像《新金文编》,他特别想要,想得头痛。可一套书,得两三千块。我们想要个电子版的,也不行,说是涉及版权问题。”
“他一直过得很拮据!”惠子说。
有一次,她去斯睿德住的地方,看见床上只放着一床棉花胎,没有被套。斯睿德通常只留够6个月的生活费。多余的钱,用来雇人请助手。最近,他找到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每天付100元。
生活上的事,斯睿德也跟惠子说。“他心脏里有7个东西,不能大喜大悲大乐。你看他吃药,大把大把地,跟吃面包渣一样。”
不舒服,那就去医院吧。可他有时候去,有时候还舍不得去。“他在中国没医保,看病全部自费。”有次掉了一颗牙,连治带镶要5000块。惠子说她厚着脸皮,跟医院求情:你们给省省,少要点儿,他是‘汉字叔叔’,没有钱。最后,少交了1000块。
一天,斯睿德高兴地买回一件中式褂子。这衣服,看上去就值个百八十的,小贩要了他500块。“你看吧,只要他自己出去买东西,就是贵的。你个老外,还是美国人,肯定有钱,不宰你宰谁?”惠子跟斯睿德说,你别一个人出去买东西,你要是想买,就让学生跟着。要不,我干脆在你身上贴张纸,写上:他是“汉字叔叔”,他真没有钱!
惠子的女儿见过斯睿德后,惠子问她感受如何?女儿答:可敬,又可怜!
“她是独生女,只想自己。但那天,她问我:妈,‘汉字叔叔’最喜欢什么?我说喜欢汉字呵!她说这个我买不了,那他最喜欢吃什么?我给他买。”
斯睿德的电脑桌上,搁着他去医院看病的病历本。他说最近心脏难受,吃了很多药。
“万一你的命没了,你的网站会怎么样?”
他毫不迟疑地回答:“完蛋!”
每天晚上8点,斯睿德都会用QQ,跟远在美国的妈妈通几分钟的话。住在养老院里的老太太,这会儿刚刚起床。有一次聊天时,老太太高兴地告诉斯睿德,30年都没有联系的三毛,给她打电话了。原来,山西黄河电视台的电视节目《汉字三人行》在北美播放时,三毛看到了,她认出里边的嘉宾,正是斯睿德。
斯睿德趴在笔记本电脑上,跟96岁的老妈聊着。老太太不停地用英语叫着他的名儿,反复问儿子:身体好不好?饭吃没吃?钱够不够花?斯睿德一律回答:好!
“好什么好!”惠子说,北师大三年的聘期,这个学期就到了。“再过三个月,没有进项,谁养他?住哪儿?”她替斯睿德着急。眼下,“汉字叔叔”得赶紧找到新工作。 (本版照片由斯睿德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