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打印
| 纠错 | 字号:小 中 大 |
李克强强调:培育和打造经济“双引擎”,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
听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关于社会公平的提问,李克强首先与他小小幽默互动了一下:“我对你比较熟悉,而且读过你的书。你坐在后排,这是不是延续了英国议会的传统,资深的人要坐到后面去?”
在全场会心的笑声中,总理随即说:“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也有了巨大进步,但确实存在贫富差距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城乡和区域的差距上。所以,我们提出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双引擎’。”
一个引擎是加大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投入。“我们将会继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因为城镇化不仅是相当多农村居民的愿望,而且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来说更有效率,更容易让人们比较均等地得到。”
另一个引擎是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政府简政放权,让千千万万的人创业更加便利,成本更低,政府也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这会使很多年轻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年轻人,获得纵向流动或者说上升的通道。
此外,李克强强调,政府还有一个基本职能,就是要保障所有人的基本生活。对特别困难的群众,财政要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对创业失败者,政府要把他们“兜起来”,像蹦床一样,落下来还能再弹上去。
李克强建议斯蒂格利茨到中国许多城市去看看“创客”聚集的“众创空间”,感受“草根”创业的热情。有意思的是,主持人赵国华在简单回应总理的回答时,专门用并不熟练的汉语“创客”翻译了自己英语原话中的“maker”。这又引来全场大笑。
李克强表示:需求结构可通过推动刺激消费得以调整,中国的金融风险在安全可控范围之内
今年两会后的总理记者会上,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获得第一个提问机会。今天其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再次获得提问的机会,他关心的是中国如何调整需求结构。
李克强说,中国从需求结构讲,调整的最大空间是推动刺激消费。让人欣慰的是,去年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消费需求在整个经济结构当中是上升的,达到近52%。下一步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比如推出的“互联网+”计划,使近7亿中国网民中相当一部分在网上购物。
他进而谈及投资对消费可以起到的推动作用。中西部交通设施的投资将带来便利的交通,这就能带动运输业甚至快递业发展。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居民进入新房后要购置家具电器,还包括其他产品的消费。
“你是记者,记者的本能就是要提问。我不知道我的回答会不会引起你新的问题?”李克强笑言。
征得主持人同意后,马丁·沃尔夫继续提问:“那么我的后续问题就是,对于中国信贷泡沫和债务问题,您有没有担忧?”
李克强答道:“总的来说中国的金融风险在安全可控范围之内,我们有能力保持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风险。但是你要说一点担忧没有,那我就可以在家睡觉了。”
全场笑声中,总理继续说,现在确实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个案性的金融风险,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允许它发生,并用市场化的办法去解决。今年我们要出台存款保险条例,这一措施推出后就可以更大力度发展中小银行、民营银行,使金融为中小企业更直接服务,也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获得金融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