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订阅方式 邮件订阅 手机报
 
 

 

首页 要闻 国内 国际
访谈 经济 人物 文件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4
• 2015-03-18 • 来源:中国网
标签: 中国外文局 国家形象 中国
打印
纠错 字号:

 

第九部分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介绍

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介绍

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和华通明略共同打造,旨在科学、客观、系统、全面地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及时掌握海外民众对我国国家形象国际传播活动的反馈,为有效提升我国国际传播效果提供富有针对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建议。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自2011年开始连续开展针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调查研究及成果发布。

1.平台特点

2.调查内容

固定部分: 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包括中国国家形象、国民形象、政治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等。 中国品牌海外形象调查:包括中国品牌在海外的认知度、接受度等。定制部分: 本年度热点话题搭车调查。 科学研究、市场研发委托调查。

3.调查方法

以Lightspeed Research 全球样本库为调查样本源,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实行在线调查。可以按照需求,根据各国人口分布设置年龄、性别、收入软配额。

4.机构介绍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从事对外传播理论研究和国际涉华舆情研究的国家级专业智库,拥有专业研究人员和国内外特约专家近百人。

主要机构:传播战略研究室、综合舆情研究室、专项舆情研究室、翻译研究室、中国翻译协会秘书处,以及国家形象传播与效果评估研究中心、“中国威胁论”研究中心、中共国际舆论形象研究中心、国际涉华舆情监测评估中心和海外书情与文献研究中心等。

研究特色:以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为特色,在全球传播战略设计与政策规划、国际舆情研判与受众调查、传播效果评估等领域具有核心优势,为中央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政策咨询和战略研究服务。先后承担了“‘中国威胁论’的舆论走向与对策研究”、“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新形势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战略研究”、“中国在非洲国家形象及影响力传播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课题。

核心产品:作为中央新闻宣传部门舆情研判机制的重要成员单位,基于涵盖全球8000多家媒体、主要智库和民意调查机构的多语种国际舆情数据库,编发《外宣研究与参考》、《境外涉华舆情》等二十余种动态研究产品。主编“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主办《对外传播》、《网络传播》、《中国翻译》等国家级专业期刊。

品牌活动:举办“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全国翻译工作座谈会”、“中国政治话语传播研讨会”、“中国梦国际研讨会”等高端学术会议,搭建政界、业界与学界交流的平台。与国内外专业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建研究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定期发布“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年度报告”。

 

华通明略是Millward Brown在中国的合资公司。Millward Brown是全球领先的调研机构之一,专业从事广告效果、战略沟通、媒介与品牌资产方面的调查研究。Millward Brown通过提供综合全面的、以调研为基础的定性和定量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构建强有力的品牌。公司下设的全球性专业业务机构包括Millward Brown Digital(数字化营销效果及智能化方面的领先机构)、Firefly Millward Brown(全球性的定性研究公司)、Neuroscience Practice(利用神经科学来强化传统研究技巧)以及Millward Brown Optimor(专注于帮助客户优化品牌和市场投资的战略咨询公司)。Millward Brown在超过5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隶属于WPP旗下的Kantar数据投资管理集团。

Lightspeed GMI是全球知名的调查公司。以创新技术、成熟可靠的抽样方法以及卓越运营广受合作伙伴的好评。Lightspeed GMI的专有调查对象群组专注于本地市场知识,为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拥有逾四百万在质量、能力和目标市场选择方面都较为出色的在线调研对象群体。

Lightspeed GMI可以跨消费者、B2B、金融及医疗业务等细分领域,提供对象群组与社群、专业调查对象群组、以及观察到的数字行为和广告追踪在内的数据收集服务,为开展在线调研提供了业内最全面、最优质的产品组合。

本次调查问卷的日语、俄语、西班牙语翻译得到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全球舆情与受众研究基地的大力支持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相关文章:
·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4
· 传播执政理念 提升国家形象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ca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