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订阅方式 邮件订阅 手机报
 
 

 

首页 要闻 国内 国际
访谈 经济 人物 文件
央行主动调降逆回购利率引猜想
• 2015-03-18 • 来源:中国网
标签: 央行 降准 回购
打印
纠错 字号:

 

“央行昨日主动调降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10个基点,有着较强的政策信号。”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交易员称,这说明2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仍处于收缩状态,央行需要采取措施来增加货币供应,由此市场增强了对降准、降息的预期。

17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仅开展了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较上周四继续缩量,同时也创下今年1月22日本轮逆回购以来单日操作量新低,中标利率则较上期下行了10个基点,为3.65%。由于昨日逆回购到期规模为350亿元,单日实现资金净回笼150亿元。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7天期逆回购缩量发行主要是由于新股申购资金大量解冻,使资金面整体处于均衡状态;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下调则体现了央行继续引导资金利率适度下行的意图,并借此进一步缓解融资贵的问题。

本周四(19日),公开市场还将有250亿元逆回购到期。预计央行仍将继续进行低量逆回购操作,并维持小规模资金净回笼态势。

上述交易员称,央行主动调降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有引导市场资金利率下行的意图,但真正能够实现引导市场资金利率下行则还需要增加货币供应来配合。比如采用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应,进一步降准、降息等。

数据统计显示,昨日有35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包括上述交易员在内的市场人士称,央行续作了这批MLF,而且规模还有所增加,预计总量最高可达5000亿元,大抵相当于降准0.5个百分点的规模。

分析人士称,在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基础货币出现阶段性放缓的情况下,MLF将承担起主动补充基础货币的作用,维持一定的MLF规模有利于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稳定增长,为稳增长和调结构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MLF由央行于2014年9月创设,可向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对货币政策进行了最新阐释。他认为,有一些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整,它是持续性的,针对目前的存量有所调整,比如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但也有一些政策是增量型的,市场上缺少一种流动性,需要有增量的资金,央行是要调节它,把这个增量的资金注入到经济体中。钱注入以后,过一段时间最后就会汇入大江大海,流动起来进入整个经济体,那时候结构性的作用就慢慢消失了,又变为总量的政策了。

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我们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种利率为3.3760%,下跌2.70个基点;7天期利率为4.6200%,下跌8.80个基点。

相关文章:
· 央行时隔近三年再度出手降准 经济有望筑底企稳
· 俄央行推升利率未止住卢布下跌 汇率创历史新低
· 央行放水新常态:宁愿“挤牙膏”也不“猛开闸”
· 机构称央行将再次释放流动性 规模可能接近4000亿
·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华盛顿举行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ca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