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订阅方式 邮件订阅 手机报
 
 

 

首页 要闻 国内 国际
访谈 经济 人物 文件
国侨办主任谈国家建设多点发力 呼唤侨胞大作为
• 2015-03-10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标签: 裘援平 华侨华人 国家建设
打印
纠错 字号: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海外有6000多万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长期在海外生存和发展,深深地扎根和立足在所在国家,具有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

 

侨商投资占中国引资六成以上

裘援平指出,伴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海外华侨华人整体发展地位和所产生的作用与日俱增,他们的整体文化程度、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和政治参与度以及对所在国家方方面面的社会影响有明显改观和提升。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华侨华人作用,显得特别重要和突出。

裘援平称,比如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方面,海外华侨华人中相当一部分人从事工商业,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华商经济较为发达。广大侨胞对于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抱有热情,国务院侨办始终注意回应海外侨胞的要求,长期以来,坚持和地方联合举办招商引资活动,引导华商侨商参与国家建设。一个数字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侨商投资占中国引进外资的60%以上,在广东、福建等侨乡大省,这个比例更高。

裘援平介绍,侨务部门还以多种形式组织“招才引智”的活动,面向海外专业人士,帮助他们在国内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生活环境。海外专业人士占从国外引进高端人才的80%,这部分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智力,更重要的是高科技成果和先进管理经验,在我国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作用非常重要。

 

侨胞投身国家建设大有可为

裘援平指出,最近以来,中国推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包括“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侨务部门主要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个点发力。引导和推动海外侨胞参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参与的同时也促进他们自身发展,是摆在侨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这个方面华侨华人尤其具有独特优势。

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北京市要把其非首都功能迁出,迁出去不意味着空心化,需要发展一些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这就需要借鉴国外经验,需要引进包括华侨华人在内的海外高端人才。

 

中国侨商银行正在筹划建立

裘援平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的沿线国家,特别是核心区域聚居着大约4000万华侨华人,是海外华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海外华商朋友的产业也基本布局在这一带,他们可以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投入道路、航线、物流、产业带等建设当中,可以和他们从事的、拥有的产业布局很好地结合起来。沿线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目前,国内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很高,海外部分如何推进,情况较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华侨华人的作用凸显。裘援平说,“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华商积极主动向我们询问,能够以什么形式和方式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国务院侨办也在加大对他们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例如,举办一些专题活动,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框架内,我们还要举办华商与华人智库的圆桌会,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今年有一些招商引资活动也会突出“一带一路”建设主题。

此外,中国侨商会正在筹划建立中国侨商银行,进一步融汇侨商资本,加大对侨商在国内投资兴业的支持力度。本报记者 杨子岩

 

相关文章:
· 国侨办主任裘援平发表新春贺词 为侨胞“点赞”
· 裘援平:为华人华侨入出境提供更多便利
· 裘援平:不要把移民问题过于政治化解读
· 裘援平寄语华人华侨:希望为中国和驻在国多作贡献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ca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