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订阅方式 邮件订阅 手机报
 
 

 

首页 要闻 国内 国际
访谈 经济 人物 文件
弘扬“万隆精神”,加强亚非法律合作
贺文萍 • 2015-04-21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 万隆精神 亚非会议
打印
纠错 字号:

 

 

2015413日至17日,亚非法律协商组织(简称“亚非法协”)第54届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成员国和观察员国、联合国机构、国际法院、国际法委员会等国家和重要国际组织的200多位代表出席本届年会。作为1955年万隆会议的成果之一,成立于195611月的亚非法协共有47个会员国和2个常任观察员国,总部设在印度新德里。其宗旨是在国际法领域为各成员国政府提供咨询,协助亚非国家参加国际立法并在国际法发展中反映亚非国家诉求为亚非国家在共同关心的法律问题上进行合作提供论坛,从而指导亚非国家的法律实践,推动国际法的逐步发展与编纂。作为亚非国家唯一的政府间法律组织,亚非法协通常每年召开一次年会,由亚洲和非洲国家轮流举办,主要活动是对亚非地区国家所关心的重大国际法问题交换意见和看法,并就相关联合国及国际法律事务和法律问题协调立场并提出建议。中国于1983年加入亚非法协并曾于1990年在北京举办过第29届年会。25年之后,特别是时值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之际,亚非法协年会再次在北京召开,更使本次年会在进一步弘扬“万隆精神”以加强亚非法律合作、提升亚非国家在国际法层面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了特别的意义和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弘扬“万隆精神”以加强亚非法律合作

 2015年是两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整数年纪念。一是4月的万隆会议60周年,二是9月的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两个重要历史事件既有区别,又有重要联系。前者是战后新生的29亚非国家自主召开国际会议,向世界宣告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重要新生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并高举团结、友谊、合作旗帜,提出了处理国家关系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而且,这十项原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道,共同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基本准则,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稳定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万隆会议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代表出席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国际会议。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搁置各国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上的差异,“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并由此实现了亚非国家间的相互了解、理解和尊重。正是这种相互理解和尊重、包容与互鉴的“万隆精神”不仅加强了亚非国家的团结,而且也构成了国际法治的基本精神。

亚非法协本身既是万隆会议的硕果,而本届年会又是在万隆会议60周年的背景下召开,因此更应弘扬“万隆精神”,打造好这一唯一横跨亚非两大洲的国际法交流与合作平台。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出席开幕式的主旨讲话中就坦诚提出,“世界要和平,亚非要进步,各国要发展,都离不开法治和秩序。”李总理指出,要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公平正义,亚非国家至少需要在以下5个方面加强法律合作:1)推动国际政治秩序更加公正合理。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秩序,进一步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2)促进世界经济更加开放有序。应高举自由贸易大旗,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国际贸易法和世界贸易组织确定的基本原则,维护和完善国际金融体系;3)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要通过和平而不是诉诸武力的方式协商解决地区冲突和纠纷;4)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疫情和自然灾害等全球非传统安全挑战;5)积极参与国际立法,维护国际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深化国际法治交流合作。

另外,从推动亚非国家间的司法合作层面看,随着亚非各国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反腐败力度的不断提升,亚非国家间反腐败国际协作的加强也自然成为题中应有之意。无论是实际工作层面的追缉遣返外逃的腐败犯罪分子,还是学术层面的加强法治研究和司法合作交流,亚非法律合作均可乘着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的东风实现一个大的跨越和发展,并把亚非法协这个亚非法律合作的平台打造的更为广阔和坚固。为此,中国愿意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李克强总理在此次年会开幕式上即宣布,中国一如既往支持亚非法协的事业,将出资设立中国亚非法协国际法交流与研究项目,以助力亚非法协发展,促进国际法治合作。

 

提升亚非国家在国际法层面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和文化霸权,以及祭举着“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大旗,堂而皇之地长久占领着舆论的道德高地和掌握着国际舞台的话语权,使得国际格局在价值取向、法律体系、制度安排、舆论导向等方面更多体现着发达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层面,近些年来在媒体以及实践层面搞得沸沸扬扬的“人权高于主权”论、“有限主权论”、“失败国家”说、“人道主义干预”和“保护的责任”论等等,实际均含有基于西方利益的强权政治因素。

亚非国家有着同为被压迫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痛苦历史记忆(在西方的强权干涉下被剥夺了许多宝贵的资源和发展的权利)以及如今同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课题和挑战。在经过几代人浴血奋战获得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后,亚非国家自然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格外珍惜,也对那些打着“人道主义”旗号干涉他国内部事务,甚至煽动内乱、鼓动分裂、颠覆合法政权的行为十分反感。因此,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的权威,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的国际法基本原则,不仅是亚非国家的共识,更是亚非国家在国际法领域矢志捍卫的原则,亚非国家政府及学界也需要在国际多边舞台和国际讲坛上发出自己的集体声音,提高亚非法协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另外,亚洲和非洲还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两个大陆。亚非国家在经济发展和转型国家的政治治理等方面均拥有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推动国际社会更多关注发展问题、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推动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讨论等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当前,中国政府提出了对外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的一带一路新倡议以及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为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的新举措,愿意在发展经验、资金和产业发展优势领域等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非洲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和产业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可见,无论在国际政治还是在国际经济合作层面,涉及国际关系和金融合作发展的国际法内容本身也处于不断的推陈出新过程之中,亚非法协因此可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为提升亚非国家在国际法层面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作者系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文章:
· 六十年前的万隆会议
· 万隆会议精神应得到继承和弘扬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ca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