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订阅方式 邮件订阅 手机报
 
 

 

首页 要闻 国内 国际
访谈 经济 人物 文件
中国制造2025 打造制造业强国
• 2015-04-15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 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
打印
纠错 字号:

 

一部旨在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的规划《中国制造2025》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也成为近期中国股市上涨的主要动因之一。这一规划是中国建设制造业强国的“三个十年”战略中头十年的行动纲领。

在“中国制造”遍布全球的时代,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政策引领,将规模够“大”的中国制造变得够“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三大目标,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全球制造业强国的行列。

中国打造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并非是传统工业制造,而是以现代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领域的制造水平。这10大领域涵盖了当今人类科技研发的制高点,以及今后科技重点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在这十大领域取得突破,中国的制造业水平也就够资格跻身世界前列了。

中国是目前位列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而其制造业却大多停留在低端层面,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显然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目标不相符合。因此,不管是出于国家战略需要,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考虑,中国都需要把自己打造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目前全球正在掀起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同时叠加寻求新能源、新材料突破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幸运的是,这一次变革恰与中国建设制造强国形成历史性的交汇,这对中国从本质上改变本国制造业的地位是极大的机遇。

然而,中国在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发达国家也已经开始了制造业的变革,如德国提出了工业4.0,中国是成为超越者,还是继续沦为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打工者”,不仅仅取决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实施,更取决于今后十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一些传统产业目前还是中国就业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如何避免让这些传统产业成为提升制造业水平的障碍,这是中国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之一。

相关文章:
· 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浮出水面 重点发展10大领域
· “互联网+”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
· 引得活水来 灌出一渠清--创新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 李克强:催生创业热潮 用智慧升级中国制造
· 美调查:中国制造不再廉价 实际成本接近美国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ca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