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订阅方式 邮件订阅 手机报
 
 

 

首页 要闻 国内 国际
访谈 经济 人物 文件
TPP谈判又近尾声了吗?
魏民 • 2015-03-24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 TPP 谈判
打印
纠错 字号:

 

3月9-1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各方的首席代表在夏威夷展开新一轮磋商。尽管12个成员国在关税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敏感议题上未取得大的进展,但主要谈判方均对未来几个月结束谈判表示乐观。美国副国务卿布林肯2月在东京的公开演讲中称:TPP协议的最后轮廓已经明晰,谈判已进入收尾阶段。

美日谈判是观察TPP进展的风向标。美日占TPP整体经济规模的90%,两国若能达成协议,将推动整体谈判加快进程。在本次夏威夷谈判前,美日已提前于3月5日进行了工作磋商,两国在农业、汽车等主要分歧领域似有所进展。

农业方面,美日在牛肉、猪肉和大米等进口关税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过去谈判中,日本坚持保留牛肉、乳制品、猪肉、食糖和大米等五大类敏感农产品的进口高关税,是谈判的难点和硬骨头。通过多次艰难的磋商,日本调整了进口牛肉关税的方案,将牛肉进口税率由目前的38.5%首先降至28%,并在此之后的15年内再分阶段降至10%。一旦进口量骤增将启动紧急进口限制措施。关于猪肉问题,日本除了继续执行“差额关税制度”外,决定适度下调低价猪肉税率,由目前的每公斤482日元10年内阶段性降至50日元(约合人民币2.65元)左右,期间一旦启动紧急进口限制,仍实施阶段性降税,最终降到100日元左右。进口大米限额也是日本重要的关切。日美磋商中,日本已提出扩大进口美国产主食大米的妥协方案,在进口大米的最低限额之内优先进口美国大米,同时,日本政府提出了每年出口5万吨左右大米的要求。目前,日本免税进口大米的“最低进口限额”是每年不超过77万吨,美国要求日本每年进口约20万吨大米,日本则认为每年增加进口几万吨已是极限。美日之间需要继续就日本零关税进口大米的额度进行协调。

汽车方面,美国同意放弃希望日本大幅放宽对进口美国汽车安全标准的要求。为达成共识,美国的态度变得积极。此前,美国一直要求日本放宽汽车安全、排量划分和环保性能等日本设置的标准,主张只要满足美国标准即可进口,而此次美国放弃了该要求。

美日还在是否将有关汇率操纵的条款放入TPP协议中存在分歧。一些美国国会议员希望写入严格的条款,限制贸易伙伴通过汇率操纵来获得出口竞争优势。而日本、澳大利亚和

墨西哥已明确表示反对。日本负责TPP谈判的副代表3月初说,目前谈判中还完全没有讨论汇率操纵问题,如果这项议程被拿到谈判桌上,将意味着谈判的终止。现在看来,汇率操纵问题不太可能写入TPP谈判协议中,美国国内也有很多反对声音,认为TPP不是谈此议题的正确场合。

美日政府将通过进一步的磋商消除两国对立点,早日达成一致。剩下的焦点主要是美国取消进口汽车零部件关税的时间,美国在日本牛肉、猪肉的进口出现激增时、启动上调关税的“紧急进口限制”的条件等方面。

当然,TPP谈判也不完全是美日之间的事情。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有丰富谈判经验的国家也有各自关切的领域和主张。马来西亚、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在国有企业、劳工、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等21世纪的新标准上,也会与发达国家有很多分歧。夏威夷磋商中,成员国仍在就知识产权和国有企业改革等议题进行讨论,试图缩小在这些领域的分歧。

TPP谈判还面临的一个大麻烦是美国的TPA授权,奥巴马总统还没有获得美国国会《贸易促进授权法》(TPA)的授权。两党就TPA的谈判处于僵局状态,只有得到TPA的快速授权,达成的贸易协议才能无需经过国会的辩论程序而直接进行投票,从而大大缩短流程并降低不确定性。TPA是促使谈判伙伴献出最终诚意的利器。目前看,由于美国经济近期表现强劲,倾向于支持缔结贸易协议的共和党执掌参议院,相比几个月前,奥巴马得到快速授权的可能性增大,但要得到民主党的足够支持仍是难事。

TPP谈判从2010年开始,已历时5年,虽然曾多次设定谈判结束的最后时限,但却一次次食言了。今年以来,美日几次密集磋商,信心十足要在几个月内结束谈判,主要考虑是美国政府急于在上半年达成协议,赶在2016年总统大选初选开始之前交由国会表决。TPP是美国主导的区域贸易协定谈判,日本后来加入,虽然是经济内容,但其政治色彩很浓。它是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和东亚经济政策的核心,被外界看作是美日联手遏制中国地区影响力上升的新工具。奥巴马总统要想在任期留下“太平洋总统”的政治遗产,唯有拿下TPP。但没有快速道授权,大大制约了美国政府的谈判能力,面对国会特别是民主党在自由贸易方面的反对,为推TPP,美国政府最近大打中国牌,他们夸大来自中国的威胁,以期得到快速道授权。

过去一年,中国在周边外交领域积极作为,加快与地区国家构建RCEP贸易协定,提出并开始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并在APEC峰会上启动亚太自贸区建设进程。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对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构成挑战,令美国感到种种不安和忧虑。于是,美国政坛近期出现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言论。奥巴马总统在今年年初的国情咨文中指出,“美国必须通过TPP设立亚太地区的贸易规则,否则就会被中国捷足先登”,“中国希望在这块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编写贸易规则,美国不应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布鲁斯•安德鲁说得更加明确:这是美国还是中国订立规则的选择。这不仅仅是贸易问题,关系到中美之间长期的地缘政治竞争。

在上述背景和心态下,TPP谈判取得突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即使TPP达成协议,也解决不了美国的担忧和关切。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掌握了在地区合作中的主动权。虽然美国口头上讲TPP是开放的,欢迎符合高标准的国家加入,但其内心恐怕并没有真正的“放下”。最近,英国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引发了美国“大哥”的不满,美国批评英国未经其同意而加入了中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中,英美“特殊关系”几十年来首次出现裂痕。其实美国应该看到,中国崛起已势不可挡,“轻舟已过万重山”,如果美日想继续以TPP等作为遏制中国的工具,终将是枉费心机。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相关文章:
· 亚太自贸区路线图初步完成 中方对TPP乐见其成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
不认为美国政府不欢迎中国参加TPP
· 陈德铭:中国正对TPP进行研究和评估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ca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