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订阅方式 邮件订阅 手机报
 
 

 

首页 要闻 国内 国际
访谈 经济 人物 文件
淘宝售假而不自知,哪来的底气?
本刊评论员 兰辛珍 • 2015-02-03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 淘宝网 阿里巴巴 工商总局 售假
打印
纠错 字号:

 

1月23日,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刊出了《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的通报。通报显示,工商总局对淘宝网、京东商城、天猫、1号店、聚美优品等网络交易平台和大型购物网站进行了共92个批次商品的采样监测,结果发现,淘宝网正品率仅为37.25%。

这原本是工商总局一份客观的市场监测,通报发布时并没有引起外界太大关注。但仅隔了数日,淘宝网官方发表公开信,指责工商总局在网络查假货问题上“违规吹黑哨”,并声称该局工作人员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程序失当,情绪执法。淘宝网的回应,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由于多数消费者都有过在淘宝买到假货的经历,因此人们对淘宝网的回应感到很吃惊,很多人并没有怀疑工商总局的通报,而是都在感叹,淘宝哪来的底气?

从工商总局的回应看,淘宝网是失策了。2014年7月16日工商总局就已经与阿里巴巴管理层就淘宝网售假情况进行过勾通,并制定了《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白皮书对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和天猫存在的主体准入、商品销售、交易行为、管理等方面长期存在的违法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和总结,并要求整改。从2014年7月16日工商总局与阿里巴巴的会议纪要看,阿里巴巴集团自己也认可,并提出了整改计划。

电商售假是一个共性问题,国内外电商平台都存在。对售假问题,中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打击,电商也有自己的监管制度,包括阿里巴巴自己,有关制裁售假的制度规则是很严格的。

但售假一直是淘宝不能根治的难题,问题出自哪里?从淘宝与工商总局的叫板可以看出,行政执法部门可能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但问题主要还是出自电商自身。

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马云被中国媒体捧为了英雄。几乎所有媒体都认为,马云的成功来自于三方面:勤奋、机遇和坚持。勤奋是因为马云付出得多,机遇是他抓住了互联网发展的时机,坚持是阿里巴巴创业初期困难的时候马云没有放弃。

马云的成功确实离不开上述三方面,但恐怕这些都不是马云能够成功的关键。要说勤奋,中国人都很勤奋,比马云勤奋的大有人在。要说机遇, 8848网上商城比淘宝还早进入电商领域,除了8848和淘宝外,还有亚马逊、当当、卓越等等一批电商。这些创业者都抓住了互联网发展的机遇。要说坚持,大多数电商都经历过创业初期的困境,都在坚持,没有几家退出的。

那么为什么单单马云壮大了,成功了呢?仔细分析马云的成功,更多的是来自于淘宝业务。别人做电商,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不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凡有假冒伪劣产品的店家入驻,一经发现,会给予严惩,甚至会被清理出该平台。但马云支持所有人来淘宝开店,不管你是不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只要来淘宝,就欢迎。

为了让店家能够安心在淘宝开店,马云还做了这样的准备:任何消费者因为产品质量问题退货时,都不能在淘宝评论该商品,以免影响到店家的销售。所以在淘宝网上所有店家几乎都是好评如潮,消费者想给差评?很难。

淘宝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曾被央视曝光,被美国相关机构列入黑名单,但这些都没有用。就在阿里巴巴上市在美上市后不久,互联网上就曝出了淘宝店家销售伪劣产品却无法维权的帖子。去美国上市并没有改变淘宝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平台的事实。

笔者对在淘宝网上买到了假货维权难有切身体会,有次在淘宝购物,收货后发现有问题,就以产品质量存在问题为由,提交了退货申请,结果却收到了淘宝这样的要求:“请您在48小时内提供有效商品检测凭证(如国家具备鉴定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有效凭证),预期未提供有效凭证,我们将打款商家处理,如有疑义,请拨打服务热线。”这样的要求没有几个消费者可以办到。

当然,淘宝上也有良心店家,这些店家是看中了互联网发展的平台,却不得不承受着被人怀疑是否出售伪劣产品的压力。

由于政府对电商监管不力,以及维权方面的麻烦和成本,消费者一般都会选择放弃维权,这也成了淘宝网敢于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的原因之一。

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一个销售假冒伪劣的平台,会做得如此之大?原因很简单,便宜。一个LV包正品几万,在淘宝只要几十元,面对这样的价格差距,很多人会选择后者。从这一点上说,是中国消费者助长了淘宝的违法。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同样应该成为市场监管者,这无论从维护自身经营利益还是从履行社会责任上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任何企业家都必须具备守法和履责的意愿和自觉性,不管你是普通人,还是国内首富。

相关文章:
· 淘宝、天猫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
· 马云就淘宝收费新规事件在杭州举行新闻发布会
· 3亿元支持开发者 淘宝为何开放
· 工商总局探索“三证合一”制度 多省份开始试点
· 工商总局: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ca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