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订阅方式 邮件订阅 手机报
 
 

 

首页 要闻 国内 国际
访谈 经济 人物 文件
中国电影市场应该再放开些
本刊评论员 兰辛珍 • 2015-01-21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
打印
纠错 字号:

 

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296.39亿元人民币的总票房,以及同比36.15%的增长速度,不只让国内电影人很是兴奋,同时也让国际同行羡慕不已。

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人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电影业也随之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期,中国的影院、屏幕在过去两年里的增长量达到了全球第一,国内电影产量也出现了井喷式增长,而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增速更是惊人,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仅为100亿元人民币,增至200亿元花了三年时间,而达到去年的增幅则仅用了一年。

面对这块急剧膨胀的大蛋糕,好莱坞也希望通过邀请中国演员参演等方式从中分一杯羹。

但国外电影想进入中国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每年仅30余部分账式的进口电影数额,将绝大多数国外优秀电影产品挡在了国门外。

或许正是由于受到了保护,中国电影业进入了一个历史最好发展机遇期,呈现出高速扩张的繁荣景象。

但中国电影产品的质量和影响力(不管是在国际上的还是在国内观众心目中),并没有随着市场的繁荣而产生质的飞跃。优秀的国产影片仍不多见,在制作技术、管理、手法、技巧等方面,中国电影与一些国外电影也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市场的管制,很可能就是这些差距存在的主因之一。我们的电影市场难道不能再放开些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回顾中国电影产业自身的发展,就是一个由高度管理走向逐步放开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影业在新的文化经济体制环境下开始走向市场,但在旧的电影管理体制的束缚下,中国电影一度出现了影片生产无法满足巨大市场需求的局面,由于转型期资金、技术、人才上的紧缺,整个电影市场呈现出萧条的态势。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从1993年开始对电影业进行了改革,逐步开放国内电影市场。

这次改革的结果已经证明,开放对中国电影发展十分有利。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迅猛,观众对电影消费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但中国电影的质量还远远达不到消费者的预期,大量的国产电影还无法走向世界,中国在国际影视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这与中国建立文化大国的目标相差甚远。

究其原因,恐怕就在于中国的电影产业仍未能完全摆脱体制的影响和束缚,政府主管部门仍然没有完全放弃对电影市场的干预和控制。

让中国电影市场更加开放一点,让国际资本、片场、电影人积极参与国内电影市场的竞争,为国内电影从业者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借鉴的平台,这将是推动中国电影市场未来发展,使中国电影尽快走向世界的一个有效路径。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ca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