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订阅方式 邮件订阅 手机报
 
 

 

首页 要闻 国内 国际
访谈 经济 人物 文件
三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2015-02-13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刘奇葆 蒋建国 周明伟
打印
纠错 字号:

 

三问:“海丝”这样宏大的发展战略除了政府推动,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随着经济的腾飞和国力的增强,我国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前行的一个重要引擎。2014年中国经济对亚洲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达40%。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推进,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商机,市场范围也将扩大,区域间的投资经贸往来必然愈发密切。可以说,“看着世界地图做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将成为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新常态”。

中远集团研究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白培军向本刊记者表示,作为一家运输企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中远集团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他同时提醒,企业要适应“一带一路”带来的海外投资“新常态”,还需要一些准备和条件。

据悉,中远集团在希腊收购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港口时,前期进展很顺利。在中远接手经营管理后,很快解决了码头经营状况差,工人经常罢工的局面,当年就实现了盈利,并且利润年年攀升。但当执政政府由右翼政党更替为左翼政党后,开始反对此前政府的一些决策,这导致中远集团在后期的收购过程中出现了不小的障碍。“如果这个时候政府能够出面,对我们就是个很大的支持”,白培军表示,建设“海丝”,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多方一起来打造一个框架,合力克服在境外的投资政策障碍、经营环境障碍、文化价值障碍,还有一些贸易保护障碍,这些障碍是企业自身难以克服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战略研究所所长李向阳向本刊记者表示,在“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首先面临难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如果没有政府的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将基本是句空话。在前期组建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问题上,政府需要先行,将“一带一路”建设理念向其他国家推介。但另外一方面,企业是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他们没有义务去服务国家的战略构想。如果企业没有跟上有效参与,这一战略就可能演变为一种对外援助项目,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对此,他建议国家需要通过通过法制和金融手段,以引导和激励企业来服务国家战略。同时,在具体推进中还需要对国企、民企和外企具体加以区分。

与中国企业有着长期合作经验的英国华誉传媒有限公司总裁沙学文表示,中国的企业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但目前存在着一个较大的风险在于没有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控制机制,特别是对要前往投资的对象国政治风险缺乏预估,这导致中国企业面对对象国政局发生变化后如何应对显得办法不多。

“中国的公司认为处理好与外国政府关系很重要,但这事实上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沙学文向本刊记者表示,国外的政府更迭较为频繁,中国企业应该注意与当地人民搞好关系。“相比于商业联盟,中国企业应该学会建立社会联盟,因为单单给钱投资、修公路铁路、开设医院学校还远远不够,要与人民搞好关系需要良好的沟通与传播能力,社会联盟的建设可以弥补中国企业目前在这方面的短板”,他提醒到,菲律宾、印尼、缅甸等国的基本国情、社情况各有不同,不可能都用一个框架来应对,中国企业需要针对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解决不同的投资难题。

   上一页   1   2   3   4  

相关文章:
· 张松声:新加坡对海上丝绸之路的三大作用
· 钦貌林:缅甸将受益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综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拓展合作新空间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将在福建泉州举行
· 中国启动面向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旅游年
· 四问“丝绸之路经济带”
· 中国欢迎马尔代夫参加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 崔玉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媒体合作提供契机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ca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