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订阅方式 邮件订阅 手机报
 
 

 

首页 要闻 国内 国际
访谈 经济 人物 文件
三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2015-02-13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刘奇葆 蒋建国 周明伟
打印
纠错 字号:

2月12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高峰论坛在福建泉州举办,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2月11至12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在福建泉州举行。

(中国外文局前方报道组 董彦 陈玉洁 周晓燕 张雪 发自福建泉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端连着历史,一端指向未来;一端连着中国,一端通往世界。”

2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在福建泉州举行的以“打造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开幕式致辞中这样描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由此,“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一个新时期对外大战略浮出水面。在2014年11月中央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的提出是“时代的要求”,是“一个包容性的巨大发展平台”,“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实施“一带一路”列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点工作之一。2015年2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将在明确主要任务的前提下抓紧推进实施。

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国际研讨会的高峰论坛上在阐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时认为,“一带一路”是知古鉴今面向未来的合作倡议,相融相近相辅相成,洋溢着创新进取的时代精神,为沿线各国共谋发展共同繁荣创造了重大契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印度等国不同版本的“丝绸之路计划”不断被提出。如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战略、俄罗斯的“欧亚联盟”、欧洲的“南部能源走廊”、日本的“丝绸之路外交”、韩国的“丝绸之路快速铁路”构想等。但与其他各国的“竞争导向一体化”模式不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注重依靠区域各国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特征,以“合作共建”为模式推动实施。因此,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论述“一带一路”倡议后,得到了沿线各国领导人和社会精英的积极响应。但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量,国内外舆论中也存有一些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疑虑。

中国为何在此时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丝”建设对中国有益的同时,对其他各国的利益何在?这样宏大的发展战略除了政府推动,如何看待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其中应发挥的作用?这些问题相对集中的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舆论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疑虑。对此,本刊前方报道组的记者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上专访了多位国内外官员、学者以及企业管理者,试图为读者呈现出各方对“海丝”建设的思考和建言。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张松声:新加坡对海上丝绸之路的三大作用
· 钦貌林:缅甸将受益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综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拓展合作新空间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将在福建泉州举行
· 中国启动面向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旅游年
· 四问“丝绸之路经济带”
· 中国欢迎马尔代夫参加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 崔玉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媒体合作提供契机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ca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