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cais | Deutsch | 日本语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四川汶川强烈地震>>> 安置 重建
灾后自救:另一场“战斗”
本刊记者 冯建华 · 时间: 2008-07-03 · 来源:北京周报 2008年第27期 7月3日出版

 

 

地震发生一周后,57岁的李方义第一次来到自家仅有的一小块田地中,抢收已经熟过头的小麦和油菜籽。李方义的家位于地震重灾区绵阳市区约30公里的安县平桥镇。幸运的是,地震发生时,李方义一家5口人刚好在田间劳作,才幸免遇难。

“房子倒了,自己家养的牛、羊、猪等都没有了。全家只剩这点庄稼了。” 李方义说,“如果再不收割,一场雨过后就全完了。”他说,这两天下山来收庄稼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房子倒了,但我们还有一块地和一双手,我们不能坐等救助。”李方义说。

安县花荄镇联丰村村民李成林在地震中失去了儿子、媳妇和孙子,只剩下他和老伴。这位坚强的老汉在为死去的亲人流干了几乎所有的泪水后,重新回到了庄稼地,开始了田间的劳作。他说,既然活下来了,就要靠自己的劳动活得好一点。

四川,是国家粮食主产区,也是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拥有近400万公顷亩耕地的四川,一直保持精耕细作的传统。因农作物土壤肥沃,产量丰富,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

据统计,5,12地震发生后,四川农作物受灾面积近24万公顷,损毁农田6.7万公顷;农村住房倒塌315万间,涉及100多万户。

 

“晚上住帐篷,白天收粮食”

地震发生后,政府紧急转移受灾群众,在各个安置点,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了妥善照顾,衣食无忧。但是,对土地深深的眷恋,让这些农民们迅速踏上了回乡生产自救的路。他们背着政府发放的食物、帐篷,还有化肥,奔走在回家的路上。

地震发生时,正值农忙时节。四川省政府新闻发言人称,目前正值农业抢种抢收的关键时期,四川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抢收抢种”。

同时,返乡的农民在自发收集垮塌房屋的木材、砖块等建筑材料,为重建家园做准备。彭州市龙门山镇九峰村与震中汶川县一山之隔,地震导致当地绝大部分房屋倒塌或损毁。在震后的废墟上,九峰村一组小组长米兴荣带领村民,把政府发的帐篷让给其他村子,用双手建起了20多户木板房,这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

“我们现在是晚上住帐篷,白天收粮食。”北川县擂鼓镇农民张德胜说。在地震中,张德胜的父亲遇难,房子倒了,但是庄稼还在。他是首批从绵阳安置点回到家乡的受灾群众,一回到家,就和家里幸存下来的人抓紧时间收割麦子、补种作物。

四川彭州市通济镇,95%的房屋在地震中损毁,由于政府建的集中安置点容纳的灾民有限,当地很多群众便开始利用现有建筑材料自建临时住所。“我们这些人也要自强自立,不能全靠政府的救助。” 彭州市通济镇村民黄兴国说。

为了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什邡市政府出资280余万元,调集500余台收割机具,组成抢收突击队为重灾农户义务抢收小麦3300多公顷。

为了抢农时,许多灾区群众互相帮助共渡难关,涌现了一批批抢收互助队、插秧互助队。他们采取的做法是:有劳力的帮助少劳力的,受灾轻的帮助受灾重的,党员干部帮助一般的群众。

为了保障灾区农业生产的恢复,四川省政府要求受灾最为严重的六个市(州)尽快抓好抢种补种,将各项任务分解到乡镇、村社、农户和田块,对极重灾区实行集中统一育苗;次重灾区免费向农户发放种子。

甘肃省( 四川之外的另一个地震重灾省区)相关政府部门决定,指派专人负责地震灾区恢复生产工作,组织好种子、肥料的供应,动员干部和部队帮助受灾群众抢收抢种,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影响,帮助受损企业克服困难恢复正常生产。

为扶持灾区重建恢复生产,另一个地震灾区陕西省筹集3亿元建立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专项资金;拨款4000万元用于灾区生猪养殖业的扶持;投入4500万元对受灾农村供水工程进行应急修复。为了筹集这些资金,陕西省尽量缩小行政经费支出,包括省上不再审批办公楼建设项目,各级机关行政经费压缩6%。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央行双率重度下调 再度释放保增长信号
  距离上次降息不足一个月时间,中国人民银行于26日宣布,将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自今年9月份以来第四次下调利率、第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秦刚就推迟中欧领导人会晤答记者问
罗马尼亚大使:罗中友好促进两国经贸往来
美国政府将动用8000亿美元刺激国民消费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揭露达赖真实面目
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希腊总统帕普利亚斯会谈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8年第45期目录
2008年第44期目录
2008年第43期目录
2008年第42期目录
编者札记
跨越时间
一个古老的奇迹
 生命的代价
  属于所有人的体育盛典
 盛况空前的体育狂欢节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