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日本語
“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
  •  
     这位以乞讨为生的盲者,在八廓街已不知度过了多少岁月。(陈宗烈摄)

     
     

  •  
    “朗子辖”官吏(陈宗烈摄)

  •  
     拉萨“邦(乞丐)”村的乞丐群。(陈宗烈摄)

  •  
     流浪街头的小农奴饥饿难奈,只得与野狗抢食。(陈宗烈摄)

  •  

    布达拉宫(1956),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吐蕃松赞干布时期,原名“红山宫堡”(藏语称“颇章玛尔巴赤孜”)。由于历经风、雨、雷电和战乱毁坏,旧宫早已不复存在。直到清代初年,五世达赖和第巴•桑结嘉措主持扩建,终于形成如今的宏伟规模。清初扩建时,康熙皇帝下令从全国各地挑选一批能工巧匠进藏参与扩建工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两次规模空前的维修工程,更是有众多民族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布达拉宫凝聚着我国古代多民族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千年以来,布达拉宫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新时代,见证了西藏地方与祖国内地源远流长、密不可分的历史文化联系和藏族与汉族等各兄弟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深情厚谊。

    布达拉宫,是举世闻名的宏伟宫殿。它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闻名中外的拉萨大昭寺和罗布林卡,则是作为世界遗产布达拉宫建筑群的扩展项目正式列入该名录的。(陈宗烈摄)

  •  
    阿沛•阿旺晋美(陈宗烈摄)

  •  
         贵族们在雪策林卡的树荫下喝茶、打纸牌。右起:噶雪•曲吉尼玛(噶雪巴)、桑颇•才旺仁增、崔科•顿珠次仁、江乐金•索朗杰布等。(陈宗烈摄)

  •  
    躺在破帐篷里的老人,饥寒交迫,贫病夹击,命悬旦夕。(陈宗烈摄)

  •  
    农奴为大昭寺服役——送茶。 (陈宗烈摄)

  •  
    庄园农业生产,一直沿用古老的“二牛抬杠”方式耕作。(陈宗烈摄)

  •    
        “萨迦”小法王昆•阿旺贡噶索朗,于1957年登上“法王”宝座,年仅十三周岁。按传统旧制,“法王”是世袭称号,为管辖萨迦地区一方的大领主。昆•阿旺贡噶索朗是最后一代萨迦法王。(陈宗烈摄)

  •  
    岗巴宗古堡(陈宗烈摄)

  •  
    原噶厦(西藏地方政府)“四大噶伦”,左起:阿沛•阿旺晋美、先喀•居美多吉、柳霞•土登塔巴、桑颇•才旺仁增在罗布林卡的噶厦公署办理公务。
    清乾隆十六年(1751),清中央政府决定对西藏地方实事物管理进行重大调整,废止原先的郡王制,改为实行噶伦制。清中央规定:噶伦为三品官(清朝官员品级),共设四员,三俗一僧。驻藏大臣总办全藏事物,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行,噶伦及其下官员,无论大小事务均须禀驻藏大臣。噶伦的办公场所,藏语中成为“噶厦”,后来“噶厦”成为西藏地方政府的代称。以噶伦制为标志的原西藏地方事务管理体制,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因西藏地方反动上层发动旨在图谋分裂祖国的武装叛乱,被中央人民政府于1959年解散。(陈宗烈摄)

  •  
        每逢藏历正月二十七日,拉萨部分贵族青年便集结到北郊流沙河畔,参加赛马会,藏语称“宗久相北”(意为“在布达拉宫堡后面赛马”)。贵族们身穿豪华衣服,头顶古代打仗英雄凯归时所戴的深红丝质缨络圆帽——这被视为一种光荣,显耀其祖先曾立过战功,因而被封为贵族,作为子孙的他们,则世代继承并享受着祖宗传下的这份荣耀。图为骑手们在一群奴仆(扮演古代骑兵的“松穷瓦”)的簇拥下,威风凛凛地奔赴赛马场。(陈宗烈摄)

  •  
    孩子像牛犊一样拴着。身为农奴的父母不得不下田劳作,为了孩子的安全,只得用绳子将孩子拴在田头的木椿上。(陈宗烈摄)

  •  
    凯松庄园农奴用连枷打青稞。(陈宗烈摄)

 
藏传佛教
“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
藏胞风俗习惯
人文地理
文化艺术
雪域风云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