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日本語
文化艺术
  •  

         藏族的宫廷音乐,在吐蕃之前已有流传,但乐器和乐曲大都比较简单。进入唐代,吐蕃宫廷音乐发展很快,一方面继承了古代的音乐传统,另一方面还吸收了近邻汉族宫廷音乐,以及来自印度、于阗、龟兹乐的影响。史书中提到的《吉祥歌》、《菩萨曲》、《长调回还曲》,都是吐蕃王宫内较为流行的声乐套曲。这是罗布林卡宫廷乐队在演奏皮鼓与唢呐。(陈宗烈摄)

  •  
           西藏著名藏戏表演艺术家扎西顿珠(右二)。他原是西藏“觉木隆”藏戏班班主,民主改革后,他由西藏自治区文教厅任命,为西藏藏剧团首任团长。1960年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陈宗烈摄)
     

  •  

     罗布林卡演出传统藏戏《文成公主》。(陈宗烈摄)

  •   
          藏历四月十五日——“萨嘎达瓦节”, 这一天相传是释迦牟尼的诞辰、成道和圆寂之日。贵族们来到拉萨宗角禄康。划牛皮船,唱歌跳舞,祭祀祈祷、祈求神佛赐福、保佑农牧业丰收。这里昔日不许穷人进入,现已被辟为公园,汉语俗称龙玉潭公园。(陈宗烈摄)

     
     

  •  
        藏历五月十五日,“林卡节”,藏语称“扎木林吉桑”(意为世界煨桑日)。这时,雪域高原业已春回大地,热爱大自然、生性能歌善舞的藏胞们,在这一天,身穿节日盛装,带着酥油茶、青稞酒和各种美味食品,来到绿荫密布的林卡里,搭起帐蓬,举行野餐,边吃喝,边歌舞,尽情享受明媚的春光。旧时的贵族和富商,不仅在林间大摆宴席,还要召集民间艺人前来唱歌献舞,吃喝玩乐,有时长达一月之久。(陈宗烈摄)

  •  

          藏传佛教在弘扬宗教文化的同时,也保存与鼓励民间舞蹈的发展,在宗教活动中,展示出技艺性很高的舞蹈表演。例如昔日拉萨举行祈祷大法会期间,某些寺庙僧人便带来了他们的精彩表演,供上层人士和僧俗民众观赏。这是山南贡嘎寺僧人的大鼓舞,舞者身背大鼓,一边腾跃起舞,一边用弧形鼓槌向后敲击,舞姿豪放、洒脱,令人惊叹。(陈宗烈摄)

  •  

     藏语“强嘎塔雪”意为“布达拉宫的飞绳游戏”,原为民间传统的杂技。

    藏历正月初二,布达拉宫前人山人海,热闹异常。作者挤到跟前一看,在达扎路恭石碑旁侧,竖着一根30余米高的木竿,旁边有人敲起铜锣,唱着民歌。隔了不久,那人便沿木竿爬上溜下,或攀登竿头,作“金鸡独立”,或双足指天倒立,或以腰背作水平旋转,运作十分敏捷。

    据说这种爬竿表演源自“强嘎塔雪”。早先,人们会在一根绳索上作特技表演:绳索上端系在布达拉宫金顶,下端系于布达拉宫底下的一根木竿上。献演者在胸部绑上木轮,轮子卡在绳上往下滑——从红宫之顶溜下,直至宫下的达扎路恭石碑,垂直高度有130多米。距离长速度快,从上向下滑行,木轮与绳索间的高速磨擦,往往会磨擦起火,极其剌激,非常危险,极易造成绳断人亡。过去,献演这种杂技的人,都是支差的差民。萨迦地方有个董拉村,那里的老百姓专门支这种差,他们所种的地,将因此可减轻一些税,以免挨饿。但是,无论愿意不愿意,都必须支这个差,谁也不可抗拒。由于“强嘎塔雪”危险太大,家里人,特别是母亲,对这类支差特别担心,日夜忧虑愁苦,便形成了许多悲歌。有首悲歌这样唱道:“强嘎塔雪的阿妈不是饿死的,她是愁死的啊!”在表演过程中,支差的人常因绳索断裂,或木制滑轮的故障而造成惨不忍睹的悲剧,为此,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谴责。后来,地方当局终于下令禁止“飞绳游戏”,改成了爬木竿,只让在木竿顶部进行杂技表演。(陈宗烈摄)

  •  

    佩戴“羌姆”面具的舞者(1957)

  •  

     藏族地区的宗教舞蹈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原始祭祀、祈神送鬼式的舞蹈, 另一种是寺庙舞蹈, 称为“羌姆”, 又称“法舞”、“跳神”。羌姆表演开始时, 首先要举行诵经和祭祀仪式。“铁棒喇嘛”带领仪仗队出场,并由一位高僧捧举香束,二神童提香炉,二僧徒护卫,依次登场。 随后,由僧人扮演的黑帽金刚、各护法神、牛神、鹿神、鬼怪、尸陀林主等,头戴面具, 身穿法袍, 佩饰彩带, 手持刀、盾等法器, 绕场一周,分别表演各种法舞—如寂静的护法神舞, 岔怒的怖畏金刚舞, 庄严的牛神舞、鹿神舞, 富贵长命的寿星舞, 象征灵魂飞升的尸陀林舞,等等。

    在历史上, 苯教早就有“跳神”之举, 但是, 将跳神这一舞蹈艺术专业化、系统化,却是在佛教大师莲花生入藏之后(公元8世纪)。当桑耶寺建成举行庆典时,莲花生吸收了苯教跳神中的拟兽面舞,结合珈瑜部的“金刚舞”技艺,创办了跳神法会。创作了佛教舞蹈—“羌姆”,因此,桑耶寺也成为“羌姆”发源地。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 羌姆遂流传到西藏各地的一些大寺庙。(陈宗烈摄)

  •  

    上世纪50年代的“噶尔舞”,由少年儿童表演、名叫“噶尔巴”(陈宗烈摄)

  •  

    色拉寺僧人乐队(陈宗烈摄)

  •  

    西藏《牦牛舞》(陈宗烈摄)

  •  

    藏戏在罗布林卡上演。(陈宗烈摄)

  •  

    传统藏戏《朗萨姑娘》女主角(陈宗烈摄)

  •  

    《四部医典》唐卡:骨骼图(陈宗烈摄)

  •  

        每年藏历七月一日起,约有两三天时间,是传统的“雪顿节”(意为喝酸奶和享用乳制品的节日)。 节日期间, 拉萨居民几乎倾城而出,带上酸奶、各种乳制品、酥油茶、青稞酒和可口的美味佳肴,到哲蚌寺瞻仰巨幅佛像,观赏藏戏演出,尽情玩乐。各地专业或业余的藏戏团体,也到哲蚌寺演戏献艺。图为民众在观看传统藏戏剧目《诺桑王子》。(陈宗烈摄)

 
藏传佛教
“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
藏胞风俗习惯
人文地理
文化艺术
雪域风云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