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日本語
人文地理
  •  

    拉萨罗布林卡湖心亭(陈宗烈摄)

  •  

    贡塘女孩(陈宗烈摄)

  •   

    巨大的冰塔(陈宗烈摄)
  •  

    著名藏医曲巴•钦绕罗布(陈宗烈摄)

  •  

    龙王潭冬景(陈宗烈摄)

  •     

        纳木措湖,藏语意为“天湖”,位于当雄县西北,湖面海拔4718米,是西藏最高、最的大咸水湖。纳木措湖于第三纪、因喜马拉雅运动时凹陷而形成。此湖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有1940余平方公里。

  •  

     居住在林芝察隅密林中的僜巴人,目前还未被国家认定为民族,其语言属汉藏语系缅语系,无文字。僜巴人的服装, 接近云南傣族的样式, 男子头裹布帕或戴竹笠,穿的是无袖长衣和短裤。 女子的上衣很短,及胸,穿着长长的统裙。 衣料都是僜巴妇女自织的麻布。 女子头发束在脑后, 头上戴银陛发饰, 耳坠上穿了个大窟窿, 戴着巨型圆耳环或是喇叭状的耳鼓, 脖上挂着许多串珠子项链。 由于气候炎热, 儿童们几乎一丝不挂,女童仅在腰际围一条绳,正中垂挂一把银勺或铜勺,用来遮羞。

    僜巴人主要分布在察隅县的下察隅乡的额曲、察隅曲、格多曲和杜莱曲流域, 人口约有1500余人, 占西藏全区总人口的1%。 主要从事农业, 农作物以水稻、玉米、鸡爪谷为主, 也饲养家禽家畜、种植辣椒、芋头和豆类等蔬菜。(陈宗烈摄)

  •  
        他是那曲县牧业生产劳动模范、强玛互助组组长。但是,他对旧社会的苦难永远不会忘记。幼时,他是个孤儿,从8岁起就开始日出放牧,夜宿畜圈,为牧主支付各种无偿劳役,受尽饥寒欺凌。直到民主改革,他才获得解放。(陈宗烈摄)
     

  •  
    珞巴族猎手(陈宗烈摄)
     

  •  

    全国人民代表、门巴族妇女措姆(陈宗烈摄)

  •  
    拉萨瑞雪(陈宗烈摄)
     

  •  

         强巴平措是西藏南部樟木口岸雪布岗村夏尔巴农民。“夏尔巴”,藏语是“东方人”之意,分布在中国—尼泊尔边境一带,约有居民200余户, 1800多人。他们有自已的语言,无文字,通用藏语藏文。人名与藏族相似,为求吉祥平安,常择神灵之名为本人之名。(陈宗烈摄)

  •  
    鸟瞰“吉雪沃塘”(拉萨河谷平原)。(1978) 拉萨河原名“吉曲”,藏语意为“欢乐之水”,“吉雪沃塘”,也就是“欢乐之水的肥沃平原”之意。公元七世纪时,正是西藏英雄史诗般的岁月。藏王松赞干布起兵一统了雪域大地。当年他与大臣商量,要从一些城镇中,选出一个都城,哪儿合适呢?最后选定了拉萨这块宝地。当时,此地森林茂密,河流四溢,水草丰富,是一处农耕牧猎的开阔沃野,还可用作屯兵训练的营地。
    据《西藏王统记》记载: 文成公主进藏后, 松赞干布请她视察拉萨, 文成公主博学多才, 她观察了拉萨星象地理, 称颂道:“拉萨的天空,犹如八大金轮,吉祥无比;四周群峰,犹如八瓣莲花,象征福运亨通”。
    拉萨南郊的“喷波日”山,译成汉语就是“宝瓶山”,它的山体很像一只宝瓶,宝瓶是藏族的八大吉祥物之一。拉萨周围所有山峰,都是以吉祥八宝命名的,有莲花,有海螺,有金轮,还有宝幢、双鱼等。每逢雪后放晴,登高极目,远眺这些山头,一如盛开的八瓣白莲,而红山之顶金光闪烁的布达拉宫便是花蕊。(陈宗烈摄)

  •  
     古代藏文中,雅鲁藏布称“央恰布藏布”,意思是从上部高坡上流下来的水。这不仅形象地比喻了雅鲁藏布江的发端和由来,也确切表述了雅鲁藏布江这条“天河”的显著特点:从发源地至巴昔卡出境处总长2000多公里的干流河段中,有四分之三河段的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约有三分之一河段的海拔高度超过了4000米,这种高度的特点,在世界各大河流中是绝无仅有的,堪称世界最高的大河,有人把雅鲁藏布江比喻为“天河”,当之无愧。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北侧冰川——海拔5590米的杰马央宗冰川。从西向东流,横贯西藏高原南部,流经日喀则、拉萨、山南及林芝等地区(市),沿途纳入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沛隆河许多支流,浩浩荡荡,横贯西藏高原南部,过印度后在孟加拉国境内汇合恒河,注入印度洋孟加拉湾,属印度洋水系。于米林县派乡附近折向南,直泻雅鲁藏布大峡谷,长达2057公里。然后流入印度境内,易名布拉马普特拉河,过印度后在孟加拉国境内汇合恒河,注入印度洋孟加拉湾,属印度洋水系。雅鲁藏布江在我国各河流中位居第六(前五位依次是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的天然水能蕴藏量近一亿千瓦,仅次于长江。(陈宗烈摄)
     

  •  
    羌塘草原(陈宗烈摄)
     

  •  

    西藏大学教授、藏学专家东嘎•洛桑赤列(陈宗烈摄)

 
藏传佛教
“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
藏胞风俗习惯
人文地理
文化艺术
雪域风云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