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封面故事:城·事·人>>> 60年·人>>> 访谈录
倪萍:中国电视让人们关系更密切 会在历史上起重要作用
· 时间: 2009-10-09 · 来源:新华网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年里,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电视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甚至不可缺少的角色。如今中国电视也已经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其中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也只有共同经历的人最有体会!今天我们就邀请著名电视主持人、演员倪萍做客我们的新华网,跟大家聊一聊她与中国电视发展的故事。

 

主持人:您从进入山东话剧院做一名话剧演员,到后来调入央视做主持,再到电影电视演员,有人说您的运气特别的好,每一次跳跃或者说转变都非常成功,有人说倪萍每次都赶上了好时候,也有人说是靠倪萍自己的努力,您自己怎么看?

倪萍:客观的说两者都有,有运气,也有努力。

 

主持人:还有很好的眼光?

倪萍:眼光倒没有,特别是过去自己的眼光永远赶不上这种前瞻性,你随着时代往前走,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并不像今天选择特别多。

 

主持人:1988年的时候正好赶上中国电视起步阶段。

倪萍:是的,从这个角度讲我还是比较幸运的,我从1988年到了央视做节目,1983年开始有了春节晚会,1988年电视文艺正处在“繁荣”的时期,所以说我的运气还是比较好的。当出现了电视文艺的时候,不花钱在家里看一台台的晚会,就觉得电视文艺不仅仅是繁荣的,而是空前绝后的,当时我们身在其中的时候觉得非常的好。

那个时候央视频道少,也就三四个频道吧,频道也分得不是特别清楚,英文频道相对独立一点,主要是播新闻,另外就是文艺晚会了。人们好象除了看新闻节目以外,就对文艺专题比较关注了,当时还有纪录片式的东西都特别的受欢迎。不像现在有独立的西部频道和农业频道,甚至是法制频道,少儿频道。当时就觉得电视就已经是在所有的舞台剧、电影中完全覆盖了,就是霸主的地位。

那个时候我们的文艺生活相对比较贫乏,当时还听收音机,有一段时间已经不听收音机了,大家都在看电视,广播几乎完全没有人听了,当时的广播节目也没有今天这么的丰富。

主持人:很多网友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有位网友叫“发展不息”:倪萍姐姐,您好,非常喜欢您,喜欢您主持的节目和之后在影视剧中的表演。觉得您为人真诚,即便演绎的角色里也透着一股子真诚劲。新中国走过了60年,论坛里大家热闹的在讨论着这60年的变迁,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您眼中,电视在中国老百姓生活中的变迁。

倪萍:我觉得电视特别具有代表性,因为二三十年前,赵忠祥老师从1959年就开始播电视了,那个时候我刚刚出生,大家看电视主要就是为了和国际有一些信息的接轨,当时可能也就中南海能够收到电视台的新闻,那个时候中国人大都不明白主持人的工作具体是什么。很多人问赵老师的妈妈,你儿子天天上班都干吗啊,她就总是跟别人说他的工作状态,但是邻居们也都不理解。80年代初我们家有一个小的电视,而今天所有的中国人家都有了电视,30年的变化就是这么大,大家一起见证了共和国的成长。我懂事儿的时候,如果说到美国、说到苏联,觉得完全是在地球的另外一端,现在世界和世界的交流非常的方便,这就是变化,能够切身体会到的。

 

主持人:您第一次在央视主持的是什么节目?因为之前您没有学过专业的播音主持,站在台上紧张吗?有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风格,大概就是按照怎样怎样的样子去主持?与我们的网友一起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好吗?

倪萍:我没有专门学过主持,但是我来中央电视台之前,山东所有的大型节目差不多都是我主持的,我也在舞台上演过话剧,因为没有概念,而且又主持过,所以就没有框框,这个时候反而心里会很放松。我也做过电视前的观众,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心里就会想到自己期待的主持人是什么样子,所以我比较喜欢说老百姓愿意听的话,知道就知道,不知道也不要装模作样。我觉得电视面对的就是大众,如果你不用大众的眼光和想法去说,他们也不能够接受你,如果我有定位的话,我觉得当时我是当了一段时间观众以后,走上了电视。

我第一次跟观众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家可能都不认识我,我以前当过观众,我愿意在电视和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相信大家会通过这个桥梁让彼此拉近距离。如果你要让我特别设计一些话,可能我意识当中也不能接受,加上我也不会说。于是,我也歪打正着,所以普通老百姓就能接受我了。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更多专题 更 多
“嫦娥奔月”专题报道
2008北京奥运会大盘点
中国话剧 百年舞台
超越梦想—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
香港明天会更好
60年:从荒原到粮仓
改革开放30年专题报道
更多图集 更 多
长安街的往昔
新中国“第一”
进城一甲子——写在上海解放六十周年之际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新中国体坛上的第一
直击三通:一日生活圈
克拉玛依三十年的变迁
回顾中美建交三十年
北平解放60周年
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