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解读中国>>> 海外评论
埃菲社述评: 60年中国实现史上最迅猛跃起
· 时间: 2009-10-01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埃菲社2 6日发自北京的一篇述评说,毛泽东建立共产主义政权60年之后,人类历史上最迅猛、最彻底的工业化和开放进程使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起步之时,"舵手"毛泽东不得不在借鉴苏联共产主义原则的基础上重建经济,包括土地集体化、工业国有化、限制外国企业和资本。

遵循苏联模式,中国开始执行5年计划,直至毛泽东为提高农业产量而提出"大跃进"。后来又开始了文化大革命,中国的发展速度放缓。

专家指出,在新中国诞生后的头30年,中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增长,因为当时的经济基础过于薄弱,经济政策就显得更加有效,因为"将1元变成2元比将100万变成200万要容易得多"。

但1976年毛泽东去世之后,邓小平在1978年推动经济改革,中国的发展大爆炸时期才真正到来。这一年,中国经济在世界排第32位,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1.8%,80%的人口是农民。

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端。

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领导人奉行的向贸易和外资开放的战略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30年来,中国取得了9.8%的年均增长率,如今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了数倍。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快速增长的模式加大了社会不平等现象,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6,略高于0.4的社会警戒线。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有预测显示,中国将在一两年内超过日本,在2030年左右超过美国,那么中国的新兴经济体还要当到什么时候?

埃菲社25日播发的另一则电讯说,作为柏林墙倒塌之后仍屹立不倒的共产党政权,充满矛盾、但注定了要在本世纪同美国平起平坐的中国即将在10月1日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庆祝建国60周年。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的是饱经风霜、起起伏伏的中华文明,但官方只愿强调最近60年取得的成就,包括中国跻身核大国俱乐部和重返联合国。

当然这些天人们更愿意回忆起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邓小平开创的改革时代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根本的政治制度并没有发生变化。

中国取得的成绩是惊人的,国内贫困人口的数量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500万。香港回归、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人第一次太空漫步,以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都是共产党政权引以为豪的大事。

中国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也是付出惊人努力来拯救大熊猫等濒危物种的国家,中国是农业人口比例较高的国家,同时又有着在太空领域同美国和欧盟一较高下的能力。

10年来,中国已经放弃了在国际舞台上保持沉默的作风。如今的中国是活跃在非洲和拉美的投资者,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中国也是帮助世界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一员。

中国希望同所有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和贸易往来,包括在国际上陷入孤立的伊朗和朝鲜。在60年的共产主义之后,中国政权的未来在哪里?中国领导人认为,毫无疑问,中国能够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内领导世界。对摒弃了上世纪60年代的理想主义、缺乏革命热情的中国人来说,似乎出路在于缓慢的发展竞赛。(编缉:陶志彭)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更多专题 更 多
“嫦娥奔月”专题报道
2008北京奥运会大盘点
中国话剧 百年舞台
超越梦想—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
香港明天会更好
60年:从荒原到粮仓
改革开放30年专题报道
更多图集 更 多
长安街的往昔
新中国“第一”
进城一甲子——写在上海解放六十周年之际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新中国体坛上的第一
直击三通:一日生活圈
克拉玛依三十年的变迁
回顾中美建交三十年
北平解放60周年
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