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图片集:讲述新中国的故事
长春——从中国第一辆汽车到汽车基地
· 时间: 2009-09-2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这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厂区(8月14日摄)。
    吉林省长春市素有“汽车城”之称,这里曾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和第一辆汽车,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50多年前,年轻的长春因承载起新中国汽车梦想而一跃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城市,50多年后,这座见证了新中国汽车工业成长的城市已发展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基地,为振兴民族汽车工业不断贡献着力量。
    作为长春汽车工业的支柱企业,中国一汽自1953年成立以来就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1958年第一辆东风牌轿车研制成功,同年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下线……这些不断夯实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第一次“奇迹”,都与长春和一汽血肉相连,见证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坚实脚印。
    长春因一汽而扬名,一汽因长春而壮大。当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汽车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一汽又开始了二次创业,以勇于创新的精神,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樊篱,把一个老国有企业发展成为具有现代竞争机制和国际影响力的汽车龙头企业。不仅更换了新型解放牌汽车,还在东风、红旗轿车的基础上,开发出更为先进的国产型轿车,并研发生产出各种重型车、特种车等新品种,从而结束了我国汽车工业品牌单一的历史,为长春汽车城的建设发挥了决定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汽车城的发展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如今的一汽,轿车、轻型车基地已具规模,形成了重、中、轻、轿、客、微6大整车系列,55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东南亚、东北亚以及中非等国家和地区,中轻型卡车、轿车成为中国轿车市场主导产品;汽车年产量100多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除一汽外,目前长春还汇聚了德国大众、美国通用、日本丰田和马自达等国际汽车巨头。国际排名前六位的零部件企业中,已经有电装、江森、德尔福等5家企业在长春设厂,全市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达到416户。2008年,长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515亿元人民币,其中汽车工业2371亿元人民币,占67.5%。汽车工业已成为长春市的支柱产业。
    为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目前长春正着力建设以一汽集团为核心,集汽车研发、制造、零部件加工和汽车物流、贸易、服务于一体的汽车产业发展平台。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长春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步伐也再次提速。早在2007年,一汽就宣布计划再投入130亿元打造自主品牌,到2015年将建设四个轿车平台,开发出50款自主品牌轿车车型。从2008年起,长春还正式启动了新增100万辆整车扩能工程。从1953年至2005年,长春用了52年的时间使整车产能达到100万辆,如今,长春将用5年的时间使整车产能再增加100万辆,这将使长春成为世界整车产能第一的城市。
    数十载曲折荆棘,数十载进取发展。长春因汽车而闻名,也因汽车而发展。这座“汽车之都”在坚定发展的信念支持下,正不断向现代化国际汽车城迈进,迎来新的辉煌。   新华社记者徐家军 摄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专题 更 多
“嫦娥奔月”专题报道
2008北京奥运会大盘点
中国话剧 百年舞台
超越梦想—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
香港明天会更好
60年:从荒原到粮仓
改革开放30年专题报道
更多图集 更 多
长安街的往昔
新中国“第一”
进城一甲子——写在上海解放六十周年之际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新中国体坛上的第一
直击三通:一日生活圈
克拉玛依三十年的变迁
回顾中美建交三十年
北平解放60周年
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