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封面故事:城·事·人>>> 60年·人>>> 共和国的普通人
宋大方:一个街头画师的艺术人生
本刊记者 陈姌 · 时间: 2009-09-22 · 来源:北京周报网

 

街头画师自备的点点灯光在夜幕的映衬下分外耀眼 (陈姌摄)

画师的工作时间随游客数量而定,一般从每天中午开始,直至午夜结束。每位画师,无论男女,皮肤由于常年暴露在户外而变得黝黑;他们的坐椅旁都有一个大手提包,里面装着折叠伞、棉袄、电瓶灯、水壶和干粮;他们的双手看起来总是很粗糙,指甲缝里布满了常年作画残留下来的铅笔末。除了要忍受风吹日晒雨淋和夜晚松花江畔袭来的阵阵寒风,哈尔滨冬天最高零下十几度的气候条件也决定了街头艺术画廊始于“五•一”止于“十•一”的短暂性和季节性。于是,在不作画的日子里,老宋又变身为冰(雪)雕师,为本地和外地的冰雪旅游文化节赶制参会作品。他笑说自己的职业不仅与艺术有关,还与哈尔滨市旅游产业息息相关——夏天为打造“冰城夏都”城市品牌增添艺术气息;冬天为国际冰雪节而忙碌。

“可以吃苦,但不能低三下四”是老宋的职业准则。经过十年历炼,如今,老宋以随缘的态度待客,娴熟的技艺将作画时间严格控制在15分钟以内,每天最多可以画20多人。收费标准也比以前各涨了10元。

身体健康,过简单、和谐的生活是老宋的愿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老宋裹上棉袄、戴上露指手套和护膝,点亮画架旁的三盏小射灯。

“画得还真挺像的!”一位站在画架前仔细端详他自画像的游客轻叹道。

“来,画一张吧!”坐在画架后面的老宋微笑着用略带沙哑的嗓音说,“十几分钟而已。”

游客笑了笑,欣然在老宋对面坐下。

“好,看我手。脸再稍微往右侧一点儿。好,保持住,别动……”

借着昏黄的灯光,老宋上下打量了游客一番之后,从破旧的铅笔盒里取出一支2B铅笔,在刚刚夹好的白纸上开始了创作。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更多专题 更 多
“嫦娥奔月”专题报道
2008北京奥运会大盘点
中国话剧 百年舞台
超越梦想—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
香港明天会更好
60年:从荒原到粮仓
改革开放30年专题报道
更多图集 更 多
长安街的往昔
新中国“第一”
进城一甲子——写在上海解放六十周年之际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新中国体坛上的第一
直击三通:一日生活圈
克拉玛依三十年的变迁
回顾中美建交三十年
北平解放60周年
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