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最近更新
天安门上特殊观礼团:从各国领袖到台湾退休将领
· 时间: 2009-09-22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庆典日益临近,天安门两侧的观礼台全部搭建完毕,能够容纳一万六千人。此前,大陆“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表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典礼,将会邀请比往年更多的台湾人士参加,预计会有三百位以上的台湾政治社团、黄埔军校的退役将领、台商领袖、原住民代表等人士受邀出席观礼。

有分析人士指出,大陆邀台湾人士参加阅兵是两岸关系回暖的直接体现,台商和台退役老兵更是有着很深的“大陆情结”,观摩阅兵也可看作是为两岸军事交流“预热”。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去年十二月底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讲话时明确表示,要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一道,“共享一个伟大国家的尊严和荣耀,以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骄傲自豪”,已为今次广邀台胞观礼埋下伏笔。

在过去六十年的十三次国庆阅兵大典上,出现在观礼台上的特殊团队格外引人关注,而他们也成为了每一个时代的鲜明烙印。

六十年前的开国大典上,因为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未能邀请外国的政府代表团或党政代表团参加。一个四十人组成的苏联民间代表团,与朝鲜人民代表团,加上一个来解放区访问的意大利共产党中央委员斯巴诺,是有幸出席开国大典仅有的外国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观礼台上的贵宾席位多数为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团,以一九五五年为例,参加观礼的外宾共两千一百九十人,其中苏联专家就占了一千零五十人。

国庆十周年庆典时,毛泽东与赫鲁晓夫、胡志明、金日成、泽登巴尔等及六十个兄弟党代表团团长一起站在城楼上。之后,赫鲁晓夫和其他苏联领袖再也没机会在天安门城楼上接受中国民众的欢呼。中苏交恶在政治、经济上极大地影响了成长中的新中国。然而,也正是从此开始,中国逐步从冷战中解脱出来,开始寻找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外交路线。

一九八四年,在中国连续二十四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的情况下,经邓小平提议,中央决定恢复阅兵。中共亲密的伙伴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携夫人观礼,正在访华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和夫人也受邀登上城楼——就在这一年,新中国首次派团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夏季奥运会。

这一年,在观礼台上,多了一个特殊团体——三千名日本青年应邀观看了国庆盛典并参加了联欢晚会。他们在这里看到了中国的气派和人民的意志,看到了民族的融洽和发展的朝气。在此之前的一九七八年八月十二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从立法上完成了中日恢复邦交的正规手续。在此之后,中日关系进入到一个被许多史学家称为“蜜月”的时期。

针对此次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中国国庆庆典,英国《泰晤士报》惊呼:“一个沉睡的东方巨人醒了,美苏两国在决定世界事务时,不得不考虑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存在。”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祖国,接下来的一九九九年国庆观礼台上,香港特区组成四百多人的庞大观礼团赴京参加国庆五十周年庆典,占嘉宾总数的八分之一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能登上天安门城楼和观礼台观礼的香港人不再局限于拥有“政协或人大”的身份,而是以“香港特别行政区知名人士”统称。

中国国庆庆典上特殊的观礼团队,成为一个个时代的印记,展示着新中国六十年来走过的寻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路,描画着新中国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蓝图。

今天,北京天安门城楼两侧观礼台前又搭建起了数百平方米的临时观礼台。红色基座,白色栏杆,基本与原观礼台保持了同样的风貌。谁将成为受邀登上观礼台的特殊团队,观摩这个崛起中的大国向世界展示的无尽魅力,将备受瞩目。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更多专题 更 多
“嫦娥奔月”专题报道
2008北京奥运会大盘点
中国话剧 百年舞台
超越梦想—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
香港明天会更好
60年:从荒原到粮仓
改革开放30年专题报道
更多图集 更 多
长安街的往昔
新中国“第一”
进城一甲子——写在上海解放六十周年之际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新中国体坛上的第一
直击三通:一日生活圈
克拉玛依三十年的变迁
回顾中美建交三十年
北平解放60周年
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