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封面故事:城·事·人>>> 60年·城>>> 南宁
南宁:从边陲重镇到开放前沿
本刊记者 缪晓阳 · 时间: 2009-09-16 · 来源:北京周报网

1958年看南宁,邕江上尚无大桥,新华街上的水塔脚为当时最高地标(资料图片)

1974年看南宁,江面上仅有一座邕江大桥,邕江宾馆很显眼,为70年代最高地标(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提供)

2009年看南宁,坐落在琅东新区五象广场西北角的地王大厦为现在最高地标(缪晓阳摄)

南宁,古称邕州,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边陲古城。悠悠青山屏障其南,巍巍昆仑拱卫其北,旖旎邕江穿城而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四季如春的南国气候,让南宁这颗镶嵌在中国南疆的“绿色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南宁市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从一个发展落后的边陲重镇到生产总值过千亿元的繁华都市,60年弹指挥间、沧桑巨变,南宁市经济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风雨兼程 缓慢前行

“建国以来,南宁市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主要阶段。”南宁市发改委副研究员尹平说。改革开放前的南宁是怎样的光景?据广西电网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直到1962年,南宁市的街道才开始全部装上路灯;据生活在南宁50多年的老司机黄平回忆,1964年,邕江上终于有了第一座公路大桥,1988年有了第二座;据南宁火车站的老工人沈云生介绍,南宁火车站1978年才有了第一个客运站台……“改革开放前的南宁市的确比较落后。”尹平说。

1978年,中央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后,南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南宁市环保局副局长夏成介绍,90年代以前,南宁市一直是战争的最前线,国家没有在这里投资建设大的工业项目。在改革开放的前10多年,南宁市城区面积的增长比较缓慢、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并不明显。

“自90年代初起,南宁才真正发展起来。” 夏成说,1992年国务院批准南宁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成立了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92年到95年,南宁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四年增长超过40%。期间,南宁市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电力、通讯、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体现出一个新兴城市的活力。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糖厂、淀粉厂、造纸厂等资源型、污染型企业全面上马,由于当时工业生产废液的治理技术还不成熟,从1991年开始,城市污染问题日益加重。

 

加大开放 飞速发展

“进入21世纪,南宁市的发展速度快得惊人。1999年,琅东还是荒凉的农田,今天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新区了。”尹平感慨道,2002年,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建成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意味着南宁将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城市。2003年,中国和东盟决定每年召开一次中国-东盟博览会,增进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2004年,在中央的支持下,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落户南宁,目前已成功举办了5届,为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的批准并正式开始实施,南宁被定位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国家的政策,改变了南宁的角色。南宁,从战争的前线,转而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开始了大踏步地发展。

据最新统计显示,2008年南宁市生产总值1316.2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142元;财政收入191.1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3.44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1050.6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1.68亿元;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1元。“‘十五’计划时期5年间南宁市年均经济增速达到11.5%。‘十一五’计划时期前两年经济增速显著加快,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16.4%和17.2%,其中2007年为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高增速。2008年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仍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为14.5%。”尹平说,“2007年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表明南宁市的经济实力跃上了新台阶,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2002年,南宁市确立创建“中国绿城”的城市名片。2007年,获得全球人居领域的最高奖项——“联合国人居奖”。据介绍,近年来,南宁市工业污染治理围绕制糖、制浆、造纸、淀粉、酒精、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突出工程减排,加快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了产能水平,优化了结构,控制了污染。

 

展望未来 前程似锦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提速”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风生水起,风光盛事云集南宁。这座城市所蕴含的无限能量和爆发力,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2009年8月6日至7日,2009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南宁市成功举办。据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延强介绍,此次论坛强调,《东盟宪章》正式生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在2010年建成,并认为加快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推动形成南宁-新加坡通道经济带,是加强中国—东盟合作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迫切需要和战略关键。推动建设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有利于改善区域发展条件,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提供载体、依托和巨大动力。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成为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区域之一,南宁在中国-东盟战略合作中的桥头堡作用和北部湾城镇群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凸显,南宁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尹平说,按照上报国务院审批的南宁总体规划,南宁的发展定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西南地区交通枢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为建设区域性物流、商贸和加工制造“三基地”及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信息交流和金融“三中心”。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全面投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主动对接“北钦防”沿海城市群建设,发展总部经济等具体措施。按照“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的城市发展方向,建设现代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影响力。

回眸南宁60年经济发展,风雨兼程。甲子轮回,南宁看世界,世界看南宁,南宁的变化让人惊叹,南宁的兴盛更让人憧憬和期待。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更多专题 更 多
“嫦娥奔月”专题报道
2008北京奥运会大盘点
中国话剧 百年舞台
超越梦想—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
香港明天会更好
60年:从荒原到粮仓
改革开放30年专题报道
更多图集 更 多
长安街的往昔
新中国“第一”
进城一甲子——写在上海解放六十周年之际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新中国体坛上的第一
直击三通:一日生活圈
克拉玛依三十年的变迁
回顾中美建交三十年
北平解放60周年
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