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封面故事:城·事·人>>> 60年·事>>> 经济
财政部长谢旭人谈新中国60年财政
· 时间: 2009-08-28 · 来源:新华网

60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一千多倍

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增强,离不开国家“钱袋子”的日益充盈。60年来,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为新中国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宁波的鄞县工作,那个县当时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一两个亿,而现在已经达到130多亿元,增长极为迅速。这也反映了整个经济财政的巨大变化。”谢旭人感慨地说。

财力彰显国力,数字印证辉煌。一直与经济打交道的谢旭人对60年来我国财政实力的发展变化了然于胸。他向记者列出了一串数字:

——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62亿元,2008年达到了6.13万亿元,2009年预算安排收入6.62万亿元,60年间增长一千多倍。

——全国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62亿元到突破1000亿元大关,用了28年时间;从1000亿元到1万亿元用了21年时间;从1万亿元到6万亿元用了9年时间。目前我国一天的财政收入约为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全年财政收入的3倍。

“财政实力的不断壮大,是我国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重要体现,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不同时期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谢旭人说。

做好财政工作 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媒体眼中,谢旭人一向以“严谨、细致、务实”著称。在基层财政干部眼里,他非常平易近人,经常深入到基层调研,而且对基层业务非常熟悉。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中央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不久前,在安徽省西部革命老区金寨县,习惯“一竿子插到最基层”调研的谢旭人如是说。

在谢旭人眼中,做大财政“蛋糕”的同时,如何分好“蛋糕”不仅关系着国家钱袋子的安全,也事关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福祉。

60年来,全国财政支出规模从1950年的68亿元,扩大到2008年的6.26万亿元,2009年预算安排7.62万亿元,增长了1120倍。最大的变化是,财政运行模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财政,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对“三农”、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这个趋势在近几年尤为明显。”

统计显示,2009年,全国财政预算安排中,仅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就达到24610亿元,比2008年增长25.1%。仅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安排7161亿元,增长20%以上。

“公共财政主要是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公共利益,要努力做好财政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谢旭人说。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专题 更 多
“嫦娥奔月”专题报道
2008北京奥运会大盘点
中国话剧 百年舞台
超越梦想—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
香港明天会更好
60年:从荒原到粮仓
改革开放30年专题报道
更多图集 更 多
长安街的往昔
新中国“第一”
进城一甲子——写在上海解放六十周年之际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新中国体坛上的第一
直击三通:一日生活圈
克拉玛依三十年的变迁
回顾中美建交三十年
北平解放60周年
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