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纪念北京周报创刊50周年>>> 我与周报
一个为周报忘我工作的人
吕 翎 · 时间: 2008-02-27 ·  

 

——缅怀专家陈依范罗惠友作者曾任北京周报社德文部主任

我是在《北京周报》创刊7年后的1965年1月由山东调入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分配到北京周报社的。当时的英文部实行“编译合一”,集中了30名左右科班出身、具有较高中、英文水平的编辑和翻译干部。全部门的同志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各个环节有条不紊,每周运转井然有序,既快又好地完成了每期的出版任务。这一阶段,我认为是《北京周报》英文部的鼎盛时期,黄金时代。

在《北京周报》创刊五周年纪念会上,陈依范与周总理在一起。英文部工作成绩的取得,当然与外国专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密切合作是分不开的。美国专家舒尔章、新西兰专家雷克和1950年从英国应邀来我国工作的专家陈依范,都作出了各自的努力与贡献。其中尤以陈依范在英文部的工作时间最长,成绩突出,贡献最大。他那种爱岗敬业,日以继夜,废寝忘食的工作精神和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尤为大家所称道和敬佩。岁月不居,时光如流,调来周报,一晃33年过去了。时过境迁,往事如烟,但陈依范专家在我的心中,音容宛在,难以忘怀。

陈依范的英文名字叫“JACK CHEN”,1908年出生于加勒比海特立尼达岛首府西班牙港。其父陈友仁(1875-1944),曾经是中国现代史上名声显赫的人物,祖籍广东顺德,本是一位华侨,出生于加勒比海牙买加岛华侨家庭。1913年回国,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1924年任孙中山秘书。1927年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赴西欧游历。1932年一度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部长,主张抗战,被迫去职。1944年病逝于上海。陈依范的母亲是一个混血儿。她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黑人。因此陈依范身上有比较明显的黑人血统特征。又因他长期生活于苏联和英国,只能说英语,不会说汉语,因此人们往往视其为“半洋人”。

陈依范是一位工作极端负责、事业心极强的人,为新中国的对外宣传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他是《北京周报》的元老之一,当年曾积极参与了周报的创刊活动,深知创业之难。据了解他积极为创刊献计献策,出了不少好的主意。周报是一份具有权威的政治性很强的外文时事周刊,每期既定选题计划接近完成即将付诸印刷之际,临时遇有国内外重大事件,撤掉已定稿件,换上新的稿件,差不多是常有的事。任务急,时间紧,必须争分夺秒,加班加点,保证按时出版。在这种情况下,陈依范总能以工作为重,愉快地接受新的改稿任务,毫无怨言。

陈依范不仅是一位富有经验的报人,而且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画家、漫画家。从周报创刊到“文化大革命”前差不多10年的时间里,他除完成每期分工改稿任务外,为了活跃周报版面和增强宣传效果,他还抽出时间每期为国际述评、国际报道精心绘制漫画。有时每期竟有两三幅之多。这些妙趣横生的漫画主题鲜明,寓意深刻、尖锐,一针见血,颇有“一图胜千言”之功,很受读者的欢迎。

一次,陈依范突然病倒,发烧很厉害,不得不在家卧床休息,但他就是在卧病的情况下仍要求坚持工作。那时周报的办公区位于外文局主楼西头,英文部在二层。陈依范家住外文局院内东楼(专家楼),翻译译成的英文稿送给他后,他便立即起床改出,因自己发烧,身体虚弱,无力下楼送还给翻译,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在一根长长的绳子的一端,系上一个小小的竹篮,将改好的稿子放在小竹篮内,打电话叫翻译快来他楼下取稿。便由他居住的四楼窗口把小竹篮下放到一楼,由翻译取走。这不仅节省了翻译去他家取稿上下楼的时间,同时也为其他生产环节赢得了时间。

1965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之间,我作为记者,王德华作为翻译,陈依范作为专家(称之为“三结合”),奉命去当时全国闻名的山西曲沃杨谈公社采访,向外国读者全面地介绍中国的人民公社。陈依范因多年没有到过中国的农村,一路显得十分高兴。在半个月的时间中,我们先后访问了全国劳动模范、杨谈大队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德合,访问了一些社员户,走遍了这个大队的田间地头和每个角落。在采访和参观过程中,陈依范随手画了许多反映社员生产、生活以及大队生产设施的素描。回京之前,他挑选了20多幅在大队部进行了展览。有许多社员前往观看,都说画得很象,是那么回事。

回京以后,我们三人合作,写成了一篇中文约2万5千字的稿子,经英文部和社有关领导审定后,以《杨谈公社访问记》为题,以“本刊记者”为名,分6期连载于《北京周报》英文版1966年3月4日出版的第10期至4月8日出版的第15期和法文版、西班牙文版、德文版、日文版上。每期插图除照片外,同时还配发1-2幅陈依范在杨谈大队所画的素描。

在那极“左”思潮泛滥,无政府主义盛行的“十年动乱”中,陈依范这位根在中国,热爱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曾作为英国记者在延安访问过毛泽东,解放战争中又在延安会见过毛泽东,解放前为中国共产党做过许多工作,做过许多贡献,回国以后,受到周恩来总理十分器重的人,也未能幸免“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一度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对待。

1970年、外文局系统的一大批干部下放到河南新乡地区汲县李源屯公社“五七”干校劳动。陈依范夫妇及孩子与周报一些拖家带口的同志则下放到上乐村农户,接受“再教育”,陈依范在这里倒也自由自在。他利用这个机会在上乐村和农民交朋友,进行社会调查,常由夫人陪同并兼翻译,或走访农户,或在田间村头与农民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和所思所想。他后来在美国出版的《上乐村一年》那本厚厚的书,就是得益于在上乐村所得到的素材。

1971年,已过花甲之年的陈依范,经周恩来总理同意,离开北京,旅居美国。到达美国之后,仍然心怀中国,热爱中国,做了许多有益于中国的事情。他不顾年迈体弱,孜孜不倦,从事著述,相继出版了几本有关中国的著作。1994年秋天,陈依范由夫人倍同来北京访问时又来到周报,当年的老同事们聚集在一起热烈地欢迎他,与他共叙旧日的情谊和别后的思念。他说以后还要再来看望大家。没有想到,他回美国后不久,1995年4月26日,终于走完了他86个春秋坎坷的人生路,因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盍然长逝,给他饱经风霜、不同凡响的一生画上一个句号。

尊敬的陈依范先生,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你的。(该文选自《北京周报的发展历程——创刊40年文集》)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