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人物访谈
杨少菁:投洽会是中非经贸交流、投资合作的重要平台
· 时间: 2009-08-12 ·

 

投洽会组委会会务部副部长杨少菁在接受记者采访。(石刚摄)

在第13界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前夕,《中国与非洲》月刊特约记者戴小华就投洽会在促进中非经贸交流方面所起的作用等问题采访了投洽会组委会会务部副部长杨少菁。

 

记者:本届投洽会预计多少个国家和地区的组织机构参展?非洲国家参展情况如何?主要涉及哪些行业?

杨少菁:为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今年全球更加重视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届投洽会受到了众多国家(地区)的机构、国际经济组织、商协会和企业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境外机构参展踊跃,境外馆面积进一步扩大,目前已有58个国家(地区)的组织机构报名参展。预计届时将有80个国家(地区)参展、 100个国家(地区)的500个机构组团参会。

今年非洲国家的参展情况喜人。截至目前,已有非洲数个国家集体预定了展位,并将组织10余个团组赴厦参会,如南非贸工部、肯尼亚投促局、卢旺达政府代表团、坦桑尼亚对外贸易委员会、埃及投资与自由局等政府机构、商协会。南非预定了502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并将举办有400多人参会的投资环境说明会,展示该国整体投资环境,南非贸工部长将亲自携50家企业出席投洽会;赞比亚预定了10个展位,主要介绍该国中小企业集中的手工业和贸易业;坦桑尼亚也预定了2个展位,主要展示该国的投资整体形象。从今年非洲国家参展情况来看,主要涉及非洲国家的旅游业、手工业和矿业等行业。

 

记者:投洽会在中非经贸交流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杨少菁:中国和非洲国家友谊源远流长,中非人民很早就开始相互交往。1956年,埃及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中国建交,开辟了中非关系的新纪元。

改革开放以来,中非经贸交流进一步加速和扩大。厦门投洽会是中国目前唯一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的全国性国际投资促进活动,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投资促进盛会,在为中外投资合作提供平台的同时,也为非洲国家搭建了一个开展国际双边和多边投资合作的不可多得的平台。

非洲国家多次积极利用投洽会这个平台向各国参展商推介其吸引外资政策、投资环境,展示市场商机。在第十三届投洽会期间,南非、卢旺达、刚果、建安毛里求斯、塞内加尔等国家将举办投资环境说明会。可以说,在中非经贸交流上,投洽会成功地扮演了桥梁、沟通者或者说是讲解员的角色,为中非关系的长远发展和现实合作提供了各种可能。

 

记者:与广交会相比,投洽会有何特点?在中非经贸发展中有何不同的贡献?投洽会对中非经贸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杨少菁:投洽会以国际投资促进为主题,而广交会则是以进出口商品交易为主要内容。两者的从属领域、展商主体、客商组成、举办内容等均不相同,这些构成了投洽会和广交会的差异化战略。

从展商上看,投洽会的展商为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投资公司等等,而广交会的展商为从事外经贸的实体公司、贸易商等;从客商上来看,投洽会的客商组成为政府投资促进部门官员、投资商、项目商等,而广交会的客商则主要是国内外的采购商等;从大会的举办内容来看,投洽会主要是形象展览、项目对接和论坛研讨,而广交会更多则是实物展览和贸易成交。在中非经贸发展上,投洽会和广交会的贡献不同。前者主要关注双边的投资往来,注重项目投资的“引进来”和“走出去”;而后者则更注重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及外贸的实现,他们对中非经贸发展均有重要的作用。

投资是当今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投资对带动各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0%以上。投洽会把招商引资作为主题,既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也符合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每年投洽会都结合各地引进外资的总体目标,精心组织和筛选一大批引资项目,安排了层次不等、形式多样的双向交流、投资项目对接洽谈活动,为国内外投资者和引资者进行投资洽谈合作创造条件。

近几年来随着投洽会规模和水平的不断发展,参加投洽会的境外客商人数逐年增加,层次提高,投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自第五届起,投洽会在继续突出招商引资的基础上,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引入了“双向投资”新内容,由全国性向国际性迈进。目前,投洽会已成为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一个重要促进平台,成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快捷通道,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因此,投洽会对中非经贸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中国也积极鼓励非洲国家更多借助投洽会这个平台,推动中非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记者:就中国和非洲而言,你认为,双边经贸合作的重点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为什么?

杨少菁:从目前来看,“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样重要。

当前,中国和非洲国家均在大力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双方将积极挖掘合作潜力、拓宽合作领域。中国将充分利用中非发展基金、境外经贸合作区等举措,支持国内企业扩大对非投资,重点帮助非洲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讯、发展加工业和制造业,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并积极探索在旅游、金融、科技、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

此外,中国将继续扩大对非援助规模,加大对社会发展领域和公益事业项目的关注。继续援建一批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努力为双方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搭建各类有效平台,譬如投洽会,以加强对企业合作的政策、金融、法律和信息等服务,让更多地企业参与到中非经贸合作中来。

 

记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了跨国公司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本届投洽会在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有何突出特点?

杨少菁: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被我们碰上了,对第十三届投洽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你们所说的直接影响了跨国公司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个机遇。我认为,如何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不利形势下促进国际投资合作,这给以投资促进为主题的投洽会提出了新的课题。客观地说,经济不好的时代仍有很多商机,有很多项目,很多国家、很多企业发展更需要资金、更需要信息。而投洽会搭建就是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平台——它可以在最快的时间、最大程度的使参会者了解世界各地的投资环境、投资项目和投资信息。这样来看,危机对投洽会来说或许是一个好事,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去抓住全球资本重组和我国发展新的战略机遇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在新形势下,投洽会组委会非常重视两个方面:FDI(即直接投资,含中小投资)和资本项下的合作,特别是具备时代特征的并购和产权交易。当前总体经济状况不好,一些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体将国际投资作为一个国民经济调整的重要机会,另外一些新的基金公司和投资公司在寻找投资机会,而市场上的资金难寻,投资信心不足,这就是目前国际投资的新格局。

今年的投洽会有几大新特点:一是突出行业招商,尤其是地产投资、旅游、农业、基础设施、节能环保、服务贸易、金融、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首次举办首届中国国际地产投资交易展和中国国际文化创意主题展等;二是突出境外优质、特色商品推介,特别是拉美-加勒比和台湾、泰国、越南的特色商品;三是发挥投洽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突出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果展示;四是突出投资政策与信息发布,围绕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热点问题举办一系列高层论坛研讨活动,并就有关的投资政策进行发布和说明;五是突出国际交流与合作和海峡两岸交流合作。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