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全球金融危机应对与策略>>> 中国
国内粮价明年将逐步与国际接轨
吕 翎 · 时间: 2008-11-14 ·  

 

国家发改委昨天公布《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新办当天就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会上表示,从明年新粮上市起,3种小麦将提高最低收购价格,而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提高幅度也将在明年公布,国内粮价明年逐步与国际粮价接轨。

 

明年大幅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据张晓强介绍,目前一些重要粮食产品的到岸价格基本上和国内目前市场价格持平。从明年新粮上市起,白小麦、红小麦、混合小麦这3种小麦每斤的最低收购价格要分别比2008年提高13%、15.3%和15.3%,同时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也将大幅提高,会在明年适当时候宣布。这样,可以使得中国的粮食价格和国际粮食价格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比价关系。

 

我国供粮紧张平衡不会大量出口

张晓强表示,根据《纲要》中国的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一个紧张平衡的状态,因此中国没有较大规模出口粮食的规划。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困难,对中国明年的粮食稳定生产没有大的影响。

 

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

《纲要》指出,中国粮食需求总量将继续增长。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9公斤,粮食需求总量达到5250亿公斤;到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需求总量5725亿公斤。

根据《纲要》的规划,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照此计算2020年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5400亿公斤以上。

 

中国没有海外屯田计划

张晓强说,《纲要》所提出的农业“走出去”战略不是海外屯田计划,中国也没有海外屯田计划。

所谓农业“走出去”,主要是指在国际合作的进程中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这个粮食是广义的,包括大豆、食用植物油。当然,国家政策也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去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条件,以多种方式和当地开展一些油料作物种植、粮食生产、蔬菜水果生产,但绝对不是让中国的农民或者企业大规模地到海外去购买或者长期租用其他国家的土地,大量地种植粮食,相应地依靠它来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记者王晴)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