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2008中国互联网大会>>> 最新更新
2008中国互联网大会25日圆满闭幕
吕 翎 · 时间: 2008-10-06 ·  

 

一年一度的互联网业界盛大集会——2008中国互联网大会于9月25日在南京落下帷幕。本次大会历时三天,围绕“融合促进发展,渗透创造价值”的主题,共举行了十多场针对互联网领域不同热点的论坛,各个论坛既有精彩纷呈的新视角,也有新颖犀利的新观点,内容涉及网络视频、网络社区、电子商务、网络新媒体、网上支付、网络营销等互联网应用,同时对在互联网一些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充分展现了当今互联网发展的业界生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专门为本次大会发来贺信,祝贺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工业和信息化部奚国华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蔡名照副主任专程出席大会开幕式,并给予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奚国华副部长的主旨报告深刻分析了互联网行业新的发展形势,蔡名照副主任对业界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这对我国互联网行业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业界同仁、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媒体朋友从不同角度对网络经济模式的变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融合、互联网向传统行业的渗透等网络新象和机遇挑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共有近3000人次参加了本次大会,100多位嘉宾作了演讲,百余家知名媒体参与全程报道。

本届大会与往届大会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全新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互联网发展引发的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和渗透

在保持大会传统特色的同时,围绕本次大会主题,探讨的内容向外行业、外专业延伸。邬贺铨院士的报告《业务融合渗透的机遇与挑战》 、张曙教授的报告《互联网与制造业》、高新民副理事长的报告《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服务业》以全新的视角分析了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驱动行业发生变革、特别是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传统产业发生变革、以及新兴产业衍生的进程,解读了融合的驱动力,诠释了融合和渗透的内涵:信息化带来的融合和渗透将深刻影响制造业、服务业、农业,互联网将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和经济价值,影响和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二、品牌论坛和特色论坛各成亮点

本届大会保留了一些与往届大会相近的主题,但对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例如3G、WiMAX、Wi-Fi,再如 web2.0、SNS,这些话题虽然多次提及,但其逐渐成熟的应用、以及如何满足客户新的体验与需求成为了大会关注的重点。

大会还增加了“2008网络i中国中国公益论坛”,与会者不但介绍了各自参与公益活动事迹,并且对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公益事业、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新的尝试,反映出互联网企业在快速成长中已进入逐步走向成熟的历史阶段。

三、大会配套活动为境外参会嘉宾提供了深入合作的机会

大会同期组织了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代表团与南京当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高新技术园区的交流访问活动,使他们对南京的整体发展情况、发展优势及相关政策有了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深层次的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次大会除了在国际互联网峰会上邀请了部分国际知名的互联网企业代表演讲外,还组织了中日间宽带与网络新媒体交流会,就中日两国宽带使用规模、视频流媒体模式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四、行业自律及公益评奖活动,推进网络和谐健康发展

大会开幕式上颁发了2008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奖、2008中国互联网公益企业奖和2008互联网公益人物奖。专门组织了公益论坛和公益展览,树立企业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自律意识,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这些活动将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网络文化建设。

五、媒体高度重视,积极报道

十几家网络媒体对大会开幕式、闭幕式和各个论坛进行了直播,对包括演讲嘉宾、企业高层、专家学者的专访次数和深度比往届有所增强。CCTV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都报道了大会。媒体的积极参与,对大会品牌宣传、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2008中国互联网大会闭幕式上,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致闭幕词,中国互联网协会还举行了首批互联网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发布、协会调解中心揭牌仪式,发布了2008年卷《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展示了协会近一个阶段的工作成果。

2008中国互联网大会为互联网业界搭建了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强的亚太区互联网专业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探索新机遇、新形势下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思路,将引导消费型互联网逐渐向生产型互联网转变,通过融合和渗透为互联网的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对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领域国际与区域的合作,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