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卧龙大熊猫救援纪实>>> 灾后大熊猫动态
野生大熊猫,你在哪里?
吕 翎 · 时间: 2008-06-24 ·  

著名动物学家潘文石从1985年开始观察秦岭南坡的野生大熊猫。在潘教授看来野生大熊猫是充满野性的。图选自《熊猫虎子》

野生大熊猫在这个地球上生活了将近800万年,地球上的板块冲撞、地壳运动等,它都经历过。这个劫难只是它们漫长的生存史中的小插曲,不会影响到它们的物种进化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已时隔一个月,然而,至今人们仍未得到任何一只野生大熊猫生死存亡的消息。巨大的山体滑坡、频繁发生的泥石流以及不断上涨的堰塞湖,已对百万年来大熊猫的生存家园造成了极大破坏。

5月10日,有消息证实,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基地63只圈养的大熊猫中,1只被发现已在倒塌的水泥圈舍中遇难。圈养大熊猫如此,而栖居在川、甘、陕一带深山峡谷中的1500多只野生大熊猫,它们的安危情况到底又如何?山崩地裂之后,野生大熊猫,你们在哪里?

 

伴生动物大量伤亡

“5月12日后,我们先后发现了15只野生动物的尸体。”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副处长鲜方海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其中,羚牛和斑羚等珍稀野生动物4只,其他的为一般保护动物,而它们大多被山上落下来的滚石所砸致死。”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海拔在2200米到3200米之间,其中生长着上万顷箭竹林。在2003年的野生动物普查中,研究人员发现这一带生存有62只野生大熊猫,同时,生活着数百只与野生大熊猫伴生的如羚牛、金丝猴、斑羚、毛冠鹿、扭角羚、黄鹿、苏门羚等珍稀野生动物。

“发现这只羚牛时,估计它已死去好几天了,这只羚牛比熊猫的形体还庞大,灰白泛黄的皮毛,头上有一对粗壮的弯角。” 一位曾进山去给被滚石砸死的羚牛拍照的工作人员描述说,“羚牛的后腹部被一块沉重的滚石死死地压着,前腿满是泥泞和血迹。最后一口气前,它肯定尽力挣扎过。”

羚牛是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据统计,它也是唐家河保护区内比例最高的大熊猫伴生动物,数量占这里大熊猫伴生动物的60%以上。

“羚牛的奔跑速度极快,反应的灵敏度也极高,而它都没能逃脱被滚石砸死的厄运。”鲜方海十分担忧地说,“羚牛的生活环境与野生大熊猫相似,你想,野生大熊猫的情况能不让人揪心么?”

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一样,这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地方也分别发现了大熊猫伴生动物死亡的情况。距离汶川很近的中国野生大熊猫最大的保护区四川宝兴县的蜂桶寨附近,人们也发现了野生动物被落石所砸死的情况。

“地震一周后,我们正在抢修道路,其中一位当地人突然发现:前面塌方的公路段中,有一只被砸死了好几天的羚羊。”宝兴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股股长高华康向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地震发生前两个月,高华康所在的保护区进行了一次监测工作,在青山区和王家沟,分别发现了大熊猫幼仔。但地震后,山中的监测设备大多已毁,或收不到信号,工作人员根本不知道野生大熊猫的生死状况。

“宝兴与卧龙离震中汶川很近,地震发生时,这一带出现了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公路塌方,路上的滚石随处可见,很多在河谷内惊恐逃命的野生动物不幸被砸伤或当场殒命。”高华康说。

与斑羚和羚牛一样,蜂桶寨这次被发现的砸死在路边的羚羊也是野生大熊猫的伴生动物,它们大多喜欢生存在海拔1500米至4000米范围内,并常常来河谷地带饮水。

 

野生大熊猫正值交配季节

地震前,野生大熊猫曾两次在宝兴县蜂桶寨现过身。其中一次,正好两个月前,深山野林里一对野生大熊猫下山来,穿过公路,跑到河谷旁边一户农家后院的竹林里,先把农家后院的嫩竹笋掰了一地,然后手脚并用,尽情吃起笋尖来。其中一只,“酒足饭饱”后,还从后门“窜入”人家的灶房,吓得人家“鸡飞狗跳”。

这起野生大熊猫“串门事件”还惊动了宝兴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股,高华康说,后来他们前去查看,根据竹笋留下的啮齿痕和一些粪便情况,推断这是一对野生大熊猫母子,而进入后门的正是其中“未谙世事”的幼崽大熊猫。

据2003年的调查统计,宝兴县境内生存有野生大熊猫143只,居全国自然保护区之冠。而中国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岷山、邛崃、秦岭等山系中。

其中,地跨川、甘两省的岷山山系拥有中国最大的野生大熊猫种群。其中,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宝兴蜂桶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平武的王朗自然保护区青川的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以及位于甘肃省境内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等都位于该山系中,而这些,也是这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宝兴县内9个乡镇都有野生大熊猫分布。”高华康介绍说,“野生大熊猫生态区山体滑坡,一部分赖以生存的箭竹林被崩塌的山体损毁,野生大熊猫迁徙的路线及监测设施破坏严重。”

但由于该县海拔在1500米至3800米之间,地震正好发生在5月份,这个季节,许多大熊猫应该都离开了岷江河谷地带。因为春天的竹笋都是从河谷向高山渐次成熟,而大熊猫们更喜欢逐嫩笋而居,并撵着新鲜竹笋而发生季节性迁徙。每年4月至5月,熊猫的发情期与“撵笋期”几乎同期而至。

高华康说,如果这样的话,当雨点般落向河谷地带的滚石发生时,宝兴境内的大部分野生大熊猫应该正好迁到了海拔2500米至3000米这一位置,也许在这一带,它们能躲过滚石。

而位于川甘交界处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方面的看法也与高华康相似。同样位于岷江山系中,自然大体环境相似,该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黄华梨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为,这个季节正是大熊猫迁徙到高海拔一带欢度蜜月或交配繁殖的季节。吃了一个春天的竹笋后,这个时候,气候暖和,它们体力充沛,正好繁殖。也许,这正好避免了在河谷地带的更多危险。

而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一位姓蒋的负责人在电话中说,地震发生后至今,他们也没有得到有关野生大熊猫的任何消息。但他认为“这个区域的野生大熊猫应该不会有大的劫难”。

这位蒋姓负责人介绍说,王朗自然保护区生存着30多只野生大熊猫。由于王朗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靠近九寨沟,海拔在2400米至4900米之间,地处高山,并且离震中稍远,在这次地震中,除了一些山体滑坡之外,整个野生动物生态保护区的损毁情况不是特别严重。而往年这个季节,正好是河谷一带的野生大熊猫“撵笋”至此地的时间。

 

不会影响物种进化

“在野外,要比关在水泥房子里的危险少得多。”川西北野生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绵阳师范学院教授傅之屏教授说。

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前一天,他说自己刚好与野生大熊猫研究专家、四川省动物学科学术带头人胡锦矗教授讨论了整整一天。

他们讨论到最后的共同观点是:“野生大熊猫在这个地球上生活了将近800万年,地球上的板块冲撞、地壳运动等,它都经历过。这个劫难只是它们漫长的生存史中的小插曲,不会影响到它们的物种进化。”

这次特大地震的断裂带正好位于岷山和邛崃山流域,这也是几百年来熊猫的栖息地,正好是这次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区域。因此,不可否认有些野生大熊猫个体会像它们的伴生动物羚牛那样死亡。但按傅之屏教授的说法,“从熊猫的社群体系来看,应该不会存在大问题。”

傅之屏教授将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系统分为“个体、社区、种群”三个层次。根据自己多年的考察经验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理论,他认为,野生大熊猫有一个生存特性:一般情况下,1只熊猫是独处的,也就是个体;而此外,它们最经常的状态是15只左右群居在一起,无论是雌是雄都经常生活在一起,而且彼此之间还进行一些基本的生存信息交流,这就是社群;社群之上,就是种群。

傅之屏教授还介绍说,在漫长的进化中,野生大熊猫形成了一个特性,它们一般喜欢在缓坡上生活,最好那里有水、有竹子,而不喜欢到悬崖上去;同时,野生大熊猫也喜欢呆在大树下或爬在树上睡觉,只有雌性产子时,才会钻到山洞里或树洞里。此外,野生大熊猫每天的活动范围不超过200米,除了一年四季的垂直迁徙之外,一般个体熊猫不喜欢运动。

对比这次大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的人员伤亡,主要是人类建筑物倒塌所致。假如离开了悬崖,又没在建筑物内,野生大熊猫的安全系数要高得多。他说,“在卧龙遇难的那只圈养的大熊猫,当时它无处逃生,正是被倒塌的水泥屋舍压死的。”

岷山山脉中,余震还在不断地发生,对于野生大熊猫,我们依然揪心牵挂。

 

震后卧龙自然保护区圈养大熊猫情况

始建于1963年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处于汶川大地震震中地区,与映秀镇距离仅20公里左右。它是中国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分部有140多只野生大熊猫。而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地震前,这里有圈养大熊猫63只。

5月12日的地震使保护区管理局房舍严重受损,其中32套大熊猫圈舍中有14套全部损毁,其余18套也严重受损,并导致6只圈养大熊猫走失。

震后保护区员工迅速开始营救大熊猫,从5月13日开始,工作人员开始搜山寻找。截至17日,寻回包括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在内的4只大熊猫。5月26日中午11时20分左右,经过一上午的仔细搜索,工作人员终于在离熊猫中心下游200米的密林中发现 “希希”,并将其麻醉捕获。

此前的24日,研究中心的8只大熊猫入住北京动物园。

截至目前,保护区内圈养大熊猫中,11岁的雌性大熊猫“毛毛”遇难,6只转运到雅安安置,此外尚有48只圈养大熊猫依然生活在研究中心。震后野生大熊猫出现了食粮锐减的情况,目前也在逐步恢复中。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