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四川汶川强烈地震>>> 安置 重建
灾区孩子重返课堂 重建最安全的校园
吕 翎 · 时间: 2008-06-04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6月2日,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地震灾区,石门乡小山坪小学的帐篷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张锰)

“请大家放心,全体北川中学幸存下来的学生都会坚强地活下去!”5月19日,地震之后第7天,北川中学高三七班的李秀梅眼含泪花在高三复课仪式上道出了所有存活下来的同学的心声。

在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大地震中,共有师生2900多人的北川中学,受灾尤为惨重,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发生后,该校师生死亡和失踪人数有1300多人。地震发生第二天,中国总理温家宝赶到北川中学坍塌现场,亲自指挥救援工作。截止5月23日,这位在关键时期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的总理共三次来到北川中学。

当日上午9时30分,没有音乐伴奏,北川中学幸存下来的508名高三学生,在集体清唱的国歌声中复课。他们的临时课堂是设在几十公里之外的帐篷里。站在复课的操场上,孩子陷入一片默哀的肃穆中。当看到临时制作的北川中学校牌再一次被高高竖立起来时,很多人已是泪流满面。

所幸的是,由于应急措施及时得当,很多像北川中学这样属于重灾区的学校很快恢复了上课,使那些在大难中幸存下来的学生能够重新走进课堂,在一种温暖的大家庭中接受心灵的抚慰。

“我很高兴的是,学生的情绪看来有些变化,正向着积极乐观的方向走。”作为志愿者已在北川中学工作了好几天的心理学教授申荷永说。。

5月22日,四川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大部分灾区已经陆续复课了。除了北川、汶川映秀的学生转移到成都外,其他的灾区都在安置点搭建帐篷复课。

5月26日,中国教育部制定发布了《关于做好灾区师生安置和恢复重建准备工作的方案》,就如何帮助灾区恢复上课和重建,做出了详细的部署。

5月底,财政部、教育部再次向地震灾区拨付救灾资金5300万元,其中2000万元专项用于四川省灾区中小学生的临时安置、购置必须的教学用品用具,以及学校的卫生防疫等方面支出。

 

“爱心学校”

汶川地震发生后,来自重灾区的850多名群众转移到近百公里以外的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中心敬老院。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中,那些转移出来的学生的入学问题,是其中比较紧迫的一个。

于是,新都区教育部门迅速行动,在灾民入住的敬老院内迅速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针对地震灾区的“爱心学校”。为此,当地教育部门任命了一位具有丰富教育管理经验的校长,并从周边学校抽调了近20名经验丰富、工作敬业的教师任课。为有效疏导学生情绪,还给学校安排了2名有资质的优秀心理健康辅导老师。

5月18日上午,“爱心学校”首日开课,首批就读的166名孩子分别来自彭州、都江堰、绵竹等重灾区,有的孩子在震灾中失去了父母。临时教室虽然简陋,教学却十分有序。

“真的不敢相信,政府反应如此迅速,在短短的时间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吃、穿、住,今天还让我弟弟重返课堂。”年仅19岁的姚小红说。她来自震中地区汶川县,在地震中与父母失去了联系,如今跟她在一起的只有年幼的弟弟姚宏宽。

胡本军老师,被抽调担任“爱心学校”小学某班班主任。他感到既欣喜又紧张,欣喜的是终于能为重灾区的灾民们做点事情了,紧张的是他对这些年龄参差不齐、又经受了巨大灾难悲剧的学生了解太少。“我把第一堂课定为心理疏导课。先和同学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的关系,稳定他们的情绪,力争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满信心、对自己充满信心。”胡本军说。

 

“心愿卡”

5月17日上午8时,重灾区绵阳一中549名高三学生在操场上学习地震常识,开始灾后的第一课。绵阳市教育局相关人士透露,在校舍鉴定安全的基础上,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坚持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原则,从5月17日起,各校高三年级逐步分地区、分阶段复课。

5月19日,在地震中完全被毁的聚源中学,在全国哀悼声中复课。聚源中学所在的聚源镇位于都江堰市区和成都市区之间,距离成都市区不到40公里。初二和初三年级的两栋教学楼在地震中轰然倒塌。所幸的是,初一年级的教学楼依然屹立,初一学生无一死亡。首先复课的,正是这些初一学生。

当日上午9时许,聚源中学初一年级100多名学生在一片沉重气氛中复课。课堂是临时搭建在聚源小学球场边的,尽管才搭起来几间,孩子们已经在里面上起了课。开课的最初首先为在地震中失去的同学默哀3分钟,“孩子们基本都不说话,这种伤痛情绪是不约而同的”,该校初一年级英语老师马老师说。

经受1976年大地震的唐山市一家私人矿业公司连夜为学生们搭建了简易教室。初一年级的罗成老师说,学校在前一天晚上只通知到60多名学生的家长,复课当天却来了120多名学生,这样新搭起来的临时校舍第一天还有点挤。

简易教室的墙外,贴着临时课程表,上午的课程分别是心理教育、活动和安全教育。在第二节的活动课上,学生们自由发言。谈到那场灾难时,不少学生失声痛哭。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大字:坚强。

“哥哥,祝你在通往天堂的路上走好!”在新建的临时校舍外墙上,贴着不少学生的“心愿卡”,心愿卡上写满了孩子们对逝去的和幸存的亲人们的祝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