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现辖区域在东经119°01′至119°54′、北纬32°15′至33°25′之间。南部濒临长江,北与淮安、盐城接壤,东和盐城、泰州毗连,西与南京、淮安及安徽省天长市交界。
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沿岸有仪征、江都、邗江2市1区;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4湖,汇入长江,全长1433公里。
扬州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处,东经119°26′、北纬32°24′。
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980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区面积420平方公里。
扬州市现管辖的3区、1县和3个县级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扬州专区的大部分辖区。
1950年1月,扬州专区与划出如皋、海安给南通专区,划出东台、台北(今大丰)给盐城专区以后的泰州专区合并,共辖扬州市、泰州市、兴化县、高邮县、宝应县、靖江县、泰兴县、江都县、泰县、仪征县、六合县2市9县。
1956年3月,江都县析为江都、邗江2县。1960年4月,宝应县、高邮县析湖西地区为金湖县。1966年3月,仪征、六合、金湖3县划给新设立的六合地区。1971年,六合地区撤销,仪征、六合2县划回扬州地区。1975年,六合县划归南京市,扬州地区辖2市9县。
1983年3月,江苏省改革地市体制,调整行政区划,扬州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原属扬州地区的泰州市和江都、邗江、泰县、高邮、靖江、宝应、泰兴、兴化、仪征9个县划归扬州市管辖。扬州市改由省管辖,设广陵区和郊区。1986年4月,仪征县撤县设市。1987年12月,兴化县撤县设市。1991年4月,高邮县撤县设市。1992年9月,泰兴县撤县设市。1993年8月,靖江县撤县设市。1994年4月,江都县撤县设市。1994年7月,泰县撤县设立姜堰市。撤县设市中,行政区划均未改变。
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扬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原由扬州市代管的泰兴、姜堰、靖江、兴化4个县级市划归泰州市管辖。扬州市设广陵区、郊区(2002年更名维扬区),辖宝应县、邗江县,代管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2000年12月,邗江县撤销县建制,改设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市管辖广陵、邗江、维扬3个区、宝应县和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
2005年,扬州市共有70个镇,7个乡,12个街道。
城市标志
【琼花】1985年7月18日,扬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6次会议决定,扬州市市花为琼花。
琼花属忍冬科荚属,是一种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可达数米。
琼花的枝条多呈灰黑色,幼枝、芽、叶柄均有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垢屑状星状毛。叶对生,卵形、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厘米~11厘米不等,边缘有细齿,表面疏生星状柔毛,背面密生星状柔毛。每年4月中下旬开花,5月上中旬终花。花为大型聚伞花序,由大型不孕花和两性小花两部分构成。大型不孕花多为8朵,分布于花序周围,也偶有7朵、9朵、10朵甚或更多者,每朵花冠直径约3.2厘米~4.5厘米,最大可达7厘米,每朵5瓣,初开芽绿色,渐转黄白色,盛开全白色;另一部分为花序中间簇生的数10朵乃至近百朵两性小花朵,花冠轮状,白色,直径仅7毫米~10毫米,亦分5瓣,有雄蕊5枚,黄色,雌蕊一枚,子房下位。两性小花有奇香。大型不孕花比两性小花早开7天左右,凋落亦比两性小花早。如遇秋季气温回升或暖冬天气,可二度开花。琼花果实由两性小花受粉后形成,初时青绿,继而米黄,再转暗红,最后紫黑,百果成簇,每粒长约10毫米~12毫米,宽约7毫米~8.8毫米,呈扁平、椭圆形。
琼花性强健、喜光、喜肥,较耐阴寒,不耐水渍,不耐干旱。用播种、嫁接、扦插和压条等方法均能繁殖。
【芍药】2005年1月5日,扬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决定,增补芍药为扬州市市花。
芍药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有肉质的粗大主根,茎丛生,茎和叶梗有紫红和绿色两种。叶互生,二回三出复叶,小叶三裂,呈尖椭圆形。花蕾单生于分枝顶端,立夏前后开花。花大而艳丽,有单瓣或重瓣,花型多样,花色或红或白或紫或黄,灿烂绚丽,很多品种都能散发芳香,令人心醉。芍药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历史上以扬州芍药最负盛名。芍药又称“将离”,古代男女交往中会以赠送芍药,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
据《本草》:“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芍药的别名还有:没骨花、余容、犁食、婪尾春、黑牵夷等。
芍药根可入药,味微苦,有镇痛等功效.芍药喜温和、较干燥的气候,喜肥,耐寒,耐旱,耐阴。对光照要求不严,在屋后、树下、林边也能生长,但不及阳光充足处茂盛。宜植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
扬州的芍药历史上名闻遐迩,广陵芍药与洛阳牡丹齐名,早有“扬州芍药甲天下”之誉。据记载,扬州芍药栽培,始于隋唐,盛于宋代,衰于元、明,复兴于清代。宋时蜀冈禅智寺、山子罗汉、观音与弥陀等寺院都大量栽培,朱氏南北两圃芍药5万~6万丛,盛极一时。
【银杏】1985年7月18日,扬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6次会议决定,扬州市市树为银杏、柳树。
银杏,裸子植物门、松柏纲、银杏目、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叶扇形,雌雄异株,为距今1.5亿年左右的侏罗纪孑遗植物,我国栽培颇多,是珍贵果树和绿化观赏树种。繁殖用实生和分蘖。果实杏形,因附有白粉而得名。又因果色、叶形和结果迟而被称为白果、鸭脚和公孙树。树龄极长,可千年以上。有数百年或千年以上树龄的银杏树一般以寺、庙、观、祠中的居多。
银杏全身是宝,其果仁富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糖、纤维素和矿物质。既是健身营养补品,又可入药,性平、味苦,有小毒,功能敛肺定喘,主治痰哮喘咳、遗精带下、尿频等症。叶可提取有效成分制药,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果皮可提栲胶,木质轻软细密,不易变形,是建筑、雕刻、制作家具和工艺品的上等木料。银杏在扬州各县(市、区)均有种植。
【柳树】柳树,杨柳科、柳属植物,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多狭长,雌雄异株。春天开花,其种子包裹在柳絮中,随风飘洒,遇土即活,繁殖极易,常用桩、枝扦插。枝条柔韧,自然下垂,随风飘舞,婀娜多姿,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绘画的题材。
【《茉莉花》】2003年3月21日,扬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次会议决定扬州市市歌为扬州民歌《茉莉花》。
扬州是民歌《茉莉花》最早的主传唱地区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歌词是: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