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资料图:青川县白龙湖

资料图:青川县唐家河红叶风景
青川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青川县名因“其水清美”而得。
行政区划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白龙江下游,川、甘、陕三省结合部,位于东经104°36′----105°38′,北纬32°12′----32°56′,处于中西部交接地带。周围与陕西省宁强县、甘肃省文县、武都区,四川省江油市、平武县,广元市市中区、朝天区、剑阁县等八县(区)相邻,素有“鸡鸣三省”、“金三角”之称,今属四川省广元市。
全县幅员面积3271平方公里,约490万亩,总人口25万人,(2004年)。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辖9镇28乡,271个行政村,1952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中,汉族占98%,有汉、回、藏、壮、朝鲜等9个民族,其中回族乡两个。
2005年11月31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号)批准,同意将青川县洞水乡划归广元市市中区管辖。区划调整后,青川县辖9个镇(乔庄、青溪、木鱼、竹园、房石、关庄、凉水、沙州、姚渡)、25个乡(大坝、三锅、桥楼、石坝、建峰、马鹿、七佛、前进、黄坪、马公、营盘、孔溪、红光、茅坝、骑马、茶坝、板桥、瓦砾、苏河、曲河、楼子、白家、乐安寺、观音店、金子山)、2个民族乡(蒿溪回族、大院回族)。
唐置青川县。因清川得名。清川指入白龙江的那条黄沙河的上游部分。
青川历史
青川自西汉置郡至今,历代设置州、县、郡、所、司、汛17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古时是秦陇入蜀之咽喉,为历代兵家之争,商贾必经之地。氐人曾在此建“仇池国”,历史上著名的阴平古道、景谷道、马鸣阁道,横穿县境东西,连接古丝绸之路。三国时著名的“蜀中三关”之一的白水关雄踞县城东南。1979年在县城附近发掘的国家一级文物战国木牍,为研究封建社会初期的法律和书法演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青川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在此交融,孕育了丰富的文化积淀。青川有着光荣辉煌的革命文化,红军在此英勇奋战,留下的革命文物传播着无尽的文化精神食粮。青川有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在元代就设置青川县,1949年12月19日解放,今属四川省广元市,县政府驻地乔庄镇,距省会成都349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