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四川汶川强烈地震>>> 抗震救灾
世界历史上最大哀悼活动感动全球(组图)
李振宙 · 时间: 2008-05-20 ·  

民众的天安门广场高举“汶川挺住”的标语。 环球时报记者张思扬摄

5月19日,民众在天安门广场高呼“中国加油”、“汶川挺住”等口号。环球时报记者张思扬摄

5月19日,民众在天安门广场高呼“中国加油”、“汶川挺住”等口号。 环球时报记者张思扬摄

5月19日,民众在天安门广场高呼“中国加油”、“汶川挺住”等口号。环球时报记者张思扬摄

世界历史上最大哀悼活动感动全球 

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 5月19日14时28分,距离汶川特大地震爆发整整七天的时刻。这一刻,在中国各地,国旗低垂,汽车、火车、舰船笛声长鸣,防空警报在城市上空鸣响;这一刻,在天安门广场,自发赶来的民众高喊“中国加油”、“祖国万岁”;这一刻,13亿中华儿女的泪水让世界感受到他们的悲伤。而当中国经历了这场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哀悼活动后,留给世界的,是中国人的坚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在中国举国默哀3分钟后,发表了题为《情感在中国举国默哀中流淌》的报道。文章说,在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成都,数千百姓的情感在哀悼活动得到了宣泄。在180秒的哀悼活动结束后,他们高喊着支持灾区的口号。CNN现场记者口述说:“在静默的那一刻,所有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一些人哭泣着······他们对于如此多人的遇难感到难以置信和震惊。”

英国路透社记者从四川平通镇发回报道说,从四川省城市的抗震帐篷中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上,警报悲鸣、亿万中国人静立三分钟为上万名在四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报道说,在大地震中几乎被完全损毁的平通镇,一位警察何琳(音)说:“我认为这三分钟十分重要,它代表着每一个同胞,从中央到每一名百姓都在牵挂着我们,因为此次地震比一场战争还要惨烈。”在北川,数百名的救援人员低头鞠躬,而用小树枝做成花圈平铺在地上。“我们感到特别心痛,许多人没有能够获救。”一位战士站立在学校的废墟上说道。

日本媒体从18日听到“哀悼日”的消息后,马上都作出相应报道,基本都将中国政府决定原文一字不落地进行报道。19日全国默哀后,网上马上就介绍了全中国一片哀悼肃穆的场面。

在北京,欧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降半旗向地震灾区遇难者致哀。  

13亿中国人的集体默哀也感动了世界各国的人们。

在地震多发国日本,民众对中国举国默哀的表达方式感同身受。

一位日本中年律师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政府与人民的默哀,不仅是感情真实流露,也是人道理性的表达。他还说,此次汶川大地震是人类共同的灾难,不仅中国,世界各国都应表达这种哀悼。

另一位研究东洋美术专业的大学女教师说,她喜欢四川的石窟等文化遗产,每次到四川都要去卧龙的大熊猫基地。她说,她在四川拍摄到的那些栩栩如生的石雕佛像都像是自己的老朋友,她惦记着那些它们。“我们悼念那些死难的亡灵,也不要忘记存在于此宝贵的人文和自然遗产。”

莫斯科时间19日上午10时28分(北京时间14时28分),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举行了哀悼仪式,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州艺术团团长塔吉亚娜 奥兹多耶娃女士当时恰好在使馆附近。“听见使馆里传出来的哀鸣声,我觉得非常哀伤”,塔吉亚娜说,因为近期要到中国去,她很关心中国地震的事情,希望中国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在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工作的叶莲娜 巴达耶娃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中国人举国默哀的一刻,她的心情很沉重。“衷心希望所有的中国朋友和家人平安无事”。

在首尔,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教授丁相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看到地震灾害让中国人民饱受磨难,作为中国的邻国,韩国国民心里也感到十分难受。中国政府规定全国哀悼日,让每一个中国表达了心中的悲伤之情,而每一个中国人的凝聚力也变得更强了。(环球时报驻韩国、日本、俄罗斯特派特约记者 莽九晨、乔生、文凯 环球时报记者 李洁思)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