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绵阳南河体育中心地震灾民救助站给灾民准备了各项防疫防病小贴士
17日绵阳南河体育中心地震灾民救助站三个孩子在吃面
5月16日,设置在绵阳市南河体育中心的灾民安置点物资准备充足,防疫措施得当,至今未发生一例疫病病例,该安置点指挥中心新闻负责人说。
目前,设立于5月14号的南河体育中心安置点已经接纳从灾区转移过来的灾民一万名左右。安置点物资储备充足,灾民一日三餐能够得到保证,并且餐前餐后都有水果提供,指挥中心新闻组组长袁蓉介绍说。
记者在体育中心的大草坪上看到一排排整齐搭建的减灾棚,灾民在里面睡觉,吃饭,聊天或者打牌,秩序井然。“虽然不是很习惯睡在大棚里,但是在这里有的吃有的穿,有安全感,”一位的背着孩子的大娘对记者说。大娘来自绵阳安县,刚喝完了稀饭,所以背着她的小孙子出来在草坪上散步。
在安置点记者还看到经常有戴口罩的工作人员拿着红色的大垃圾桶在救灾棚之间穿梭收集垃圾。一个叫曾涛的清洁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每隔一小时就会有人定点清理垃圾。“为了防止疫情,救灾棚之间的主干道以及体育场周围每天都会进行几次消毒。根据天气,晴天消毒次数会多一些,阴天就少一些,”这位工作人员说道。而指挥中心的袁蓉也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南河体育中心安置点没有发生一列疫病病例。
在减灾棚中间还能看到几台大的电视机,另外草坪上还竖着一个超大投影幕布。据袁蓉介绍,电视机的频道一直锁定在中央一套地震救灾的24时报道,而且每天晚上大屏幕都会放一部电影。为了锻炼健身,救助中心还在体育场的角落设置了几个简易的沙袋。
在体育中心的一角还设有专门的播音台,除了播放一些通知启事以及卫生防疫宣传,还会挑选一些励志歌曲帮助这些灾民在心理上度过难关,一位从绵阳市涪城区广播电视局调过来的女播音黄春告诉记者。
“从长远来看,我们现在正在想办法让这些灾民能够进行自治的管理,因为毕竟我们基层政府的干部党员还是要回到自己本职岗位上去,而那些志愿者也会陆续的回去上学或者上班,”袁蓉在采访最后这样对记者说。据她介绍目前已经从灾民中选出一部分党员参与到安置点的管理工作,以后还将会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将灾民分成若干小组并逐步建立自治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