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5月15日17点35分,申桂珍被成功从废墟中救出(摄影 人民画报 段崴)
2008年5月15日下午17时35分,申桂珍被从水泥板和瓦砾堆中救出,由担架抬着手手相传送上了救护车,掌声在现场响起。此时距5月12日大地震发生已超过了75个小时,超越了72小时的生命救援极限。
记者在下午14点30分左右赶到现场,据在现场的申桂珍的父亲介绍,女儿的家在这座六层建筑的底层。在现场可以看到,这座建筑在大地震中已经完全垮塌,化作了大块水泥板和砖石碎块。在这栋楼左右两侧的建筑也在地震中严重受损,建筑外墙上有明显的裂缝,墙体也发生了倾斜,如果发生余震,随时有再次倒塌的危险。
武警消防战士和来自成都市锦江区的民兵携手进行着救援工作。一个参与救援的民兵介绍说,在这栋建筑里昨天就救出了一位二十多岁的幸存者。此后他们每用挖掘机清除一铲瓦砾就趴在洞口呼喊,以便搜寻更多的幸存者。中午11时40分左右,听到了碎石堆里传来的呼救声,他们就马上找来了具有专业救援技术和装备的武警成都消防支队的战士共同实施救援。
救援人员清理了传出呼救声的洞口,打开了一个大约一点五米宽,五十厘米高的通道。两个战士冒死钻进废墟,在里面升起支撑器,为幸存者提供更大的空间,同时努力将她从水泥板下拖出。但申桂珍的左腿小腿被断裂的水泥板完全压在了下面,由于她的左腿被水泥板卡住,已经严重扭曲,几经努力仍无法将其从废墟内救出。
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气温也在不断上升中,被困在洞里的申桂珍七十多个小时没有进食进水,再加上腿部的重伤,对她的生命极限也在形成威胁。两侧受损的建筑岌岌可危,时时威胁着救援现场三十多名救援者的生命安全。
医疗人员和战士们一方面为申桂珍送水和氧气,一方面平稳她的情绪。在现场实施急救的医生分析了申桂珍的伤情和现场情况后,做出决断,马上在废墟内实施截肢手术。现场条件有限,没有合适的手术器械。医生用铁锹改制成手术刀,用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做了紧急消毒。手术于17点30分开始,同时在废墟外的救援者协同配合,终于将申桂珍从废墟中救出。
申桂珍的表哥杨亮用相机拍摄下了搜救的场面,他说:“我们全家都要记住他们的样子,一辈子都不会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