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四川汶川强烈地震>>> 八方援助
记爱沙尼亚驻华大使翁卡为汶川地震灾区献血
吕 翎 · 时间: 2008-05-15 ·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记者 李诗佳、刘恺)15日上午,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采血室人头攒动,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献血的人络绎不绝。人群中,有一位身材

高大、蓝眼睛的外国友人格外醒目。他就是爱沙尼亚驻华大使翁卡。

“我们能为灾区人民做的不多,这是我们能够做的,也是我们的责任。”翁卡说。

这位42岁的年轻大使着深色西服,戴蓝色领带,金属框架眼镜,颇有学者风度。和他一起来的另外两名爱沙尼亚使馆外交官今天也准备为灾区人民捐献血液。

医务人员先为翁卡测量血压。发现他的血压偏高,献血可能有困难后,医生建议他休息一会儿再测。翁卡显得很失望,也很不甘心。“我以前献过很多次血,从来没有问题,我想再试试。”他耸耸肩膀说。

去年8月到任的翁卡的确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献血者。在爱沙尼亚,他曾20多次无偿捐献血液。这是翁卡第一次在外国献血,也是第一次为自然灾害的受害者献血。他觉得“非常有意义”。

休息了10分钟后,翁卡的血压测试结果接近正常,但还是有点偏高。当医务人员让他自己决定是否献血时,他坚决地说:“当然,我当然要献。”

血液标本测试合格后,翁卡来到献血室。在填写献血数量是200毫升还是400毫升时,翁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坐在抽血专用的椅子上,看着自己的血液汩汩流入储血袋,翁卡表情轻松。医生多次询问翁卡是否感觉不适,他都微笑着说:感觉好极了。

约5分钟后,采血完毕。翁卡说:“这次地震中国政府的反应速度很快,救援能力很强,我相信中国人民一定能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到14日晚为止已经采集了近10000袋以200毫升为单位的血液,其中6000袋已经送抵灾区。翁卡大使的血液,将和其他中国人的血液一道,在最近几天内运抵灾区。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