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四川汶川强烈地震>>> 灾情追踪
专家:汶川附近未来一月有余震 救援难度大于唐山
吕 翎 · 时间: 2008-05-14 ·  

 

本报讯 (记者蒋彦鑫)地震发生后,汶川附近区域的情况备受关注。昨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党委书记李强华表示,未来一个月内余震还会持续发生,但今后余震间隔时间会越来越久,震级也会越来越低。

李强华介绍说,大地震后要使余震完全消除会有一个过程,因为一般地震不会一次释放所有能量,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据地震预测数据显示,未来一个月内四川境内可能会有陆续强弱不等的余震,甚至可能会在一日内连续发生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余震,但余震大多能量小,持续发生的余震不会危及群众的生命安全。随着时间往后推移,余震之间的间隔时间会越来越长,震动级别也会越来越低。

李强华同时表示,近期内汶川附近区域不排除发生6级以上强震的可能,在此区域的民众应当注意安全,李强华同时提醒民众尽量不要入住一些发生裂痕的建筑。新京报

专家称汶川震后救援难度大于唐山

32年后,四川汶川地震又一次震撼了中国,在为逝去的同胞们痛心时,人们不禁要问此次地震为何有如此大的破坏性?又缘何全国如此多地方都震感强烈?汶川和唐山地震相比有何不同?针对这样的问题,中国地震局、中国建筑研究院和中科院等方面专家给出他们的答案。

本报讯 (记者李静睿)前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华昌才昨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由于汶川地处山区,地震发生后,虽然汶川地震强度与唐山大地震相当,但其救援难度将大于后者。

华昌才认为汶川发生如此高强度的地震“并非意外”,因为从甘遂天水到四川汶川沿线历来为地震多发地段,“我翻阅了一下历史资料,1657年汶川就曾发生过破坏性比较大的地震”。

华昌才表示,但是与当年唐山大地震不同的是,汶川地震频率较低,因此波及范围更广。他打比方解释说,“这次地震我们的感觉是像船在摇晃,唐山大地震给人的感觉就像船在颠簸”。“当年唐山大地震暴发第二次余震时,我走在北京的马路上都可以听到声音,但是这次在距离震中比较近的成都就没有这么强烈的反应”,华昌才回忆说。

华昌才随后分析,唐山大地震虽然也造成大量房屋建筑倒塌,而且也发生了多次余震,但唐山地处平原地区,灾后救援相对容易操作。但汶川地处山岭地区,截至本报记者采访时,通往汶川的道路还都没有被打通,“余震还在陆续发生,强度会不会很大还不好说,同时还要一路防止滑坡落石,给救援人员带来很大的困难。

此外,相同的房子在山上和在平原上的受灾程度也会完全不同,所以此次地震救援难度将会更大。”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