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北京奥运会 圣火传递>>> 火炬手风采
地大学生:袁复栋就是“80后”大学生光荣的代表
吕 翎 · 时间: 2008-05-09 ·  

 

新华网武汉5月8日奥运专电(记者吴植 李鹏翔)“成功了!”“看拿旗的就是袁复栋!”8日上午,当从电视上看到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峰的画面,整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礼堂沸腾了。登顶突击队队员袁复栋所在的学校机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05级全班同学欢呼起来:复栋真棒!我们以你为荣!

当得知自己的得意门生袁复栋成功登顶时,中国地大(武汉)登山队教练杨汉热泪盈眶。热切期盼这一刻的他,已兴奋得一夜没睡。听到学生们的欢呼声时,杨汉确信那个“坚强的孩子”成功了。

今年23岁的袁复栋来自青海省格尔木市。8日早上7点多起,他的老师和同学就聚集在学校礼堂里开始观看珠峰奥运火炬传递的电视直播。当袁复栋出现在镜头里时,大家便呼喊:复栋加油!复栋坚持住!

“一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能登上珠峰,说明他的能力已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吃了不少苦的他终于得到了回报,他为祖国和母校都争了光,”杨汉说。

“这个农村孩子特别坚强,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体能和力量都很不错,”杨汉说,“虽然有人称我为‘魔鬼教练’,但不管训练有多么艰苦,袁复栋总能笑呵呵地完成,所以他能登顶成功。”

2006年5月,正在读大一的袁复栋加入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同年9月他就登上了海拔6178米的青海玉珠峰。两个月后,他被选入珠峰火炬传递集训队。

他的同班同学周志武说:“这次成功登顶,复栋身上所体现出的风采可以说是我们‘80后’大学生光荣的代表。我们都以他为荣。”登山需要很强的毅力和耐力,而这些正是他的优点。在学校时,袁复栋坚持锻炼身体,每天都要围着400米的操场跑20圈。常常有三四名好友跟着袁复栋一起跑,但最后都被他落下。

室友袁航说,袁复栋做什么事,都想做到最好。曾经因为登山训练而掉课的他,学习非常刻苦,用最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一个学期的功课,并顺利通过期末考试。

据学生们介绍,袁复栋的家庭并不宽裕,他曾参加学校里的勤工助学活动,负责清理操场上的垃圾。他一直认真打扫,尽职尽责。在一次勤工助学学生组织的联欢会上,袁复栋高歌一曲《精忠报国》,一抒胸怀。

周志武透露,为了庆祝同窗的壮举,大家准备在宿舍里挂一个欢迎的横幅和一面国旗。“应该不到半个月,袁复栋就能回到学校了吧。我们要好好庆祝一下!”

在北京奥组委宣布的登顶队员突击组名单中共有12人,其中有3位是“80后”的在校大学生。除了袁复栋,另外两位是黄春贵和严冬冬,分别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和清华大学。(完)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