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 本刊特稿
银幕上的“南京大屠杀”
吕 翎 · 时间: 2007-12-13 · 本刊记者 唐元凯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二战史上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70年后重温这段惨痛历史,警醒世人的是对一切违反现代文明的暴力侵略、种族屠杀和恐怖事件的正义谴责。

值此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之际,北京周报记者搜集了大量资料,对部分拍摄过或正在拍摄“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的中国电影人进行了专访。让我们一同在文字与“胶片”中间唤起记忆,重温历史,安抚冤魂,祈祷和平。

 

《屠城血证》

1987年出品

导演:罗冠群

主演:翟乃社 陈道明 雷恪生 沈丹萍 吴莉婕

剧情: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城内一片血雨腥风,尸横遍野……

中国医生展涛被迫带领幸存的伤兵和难民转移到国际红十字会在城里设立的安全区。不料日军竟公然践踏国际条约,闯进来大肆杀戮。展涛目睹自己所爱的护士白燕被日本兵强奸并被捅死的惨象……他决心向全世界揭露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一日本兵把记录他们屠杀“战功”的胶卷送到一小相馆冲洗。相馆老板将印出来的照片转给展涛,惹致全家被杀。日本军下令追杀展涛,夺回照片。在身负重伤、追兵逼近的时刻,展涛将那包“血证”的照片交给一位外国教授的女儿带出南京,自己则引走追兵,只身跑入钟楼,奋力敲响长鸣的警钟……

幕后:

本片被看作“中国第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故事片”,于1988年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奖;1991年获日本东京世界和平电影节故事片奖。

上世纪80年代,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罗冠群在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后久久不能平静,很想就此拍摄一部影片,于是南影厂和福建电影制片厂共同投资了120万元人民币,得以诞生《屠城血证》。在拍摄时,恰逢原侵华日军老兵东史郎的日记公开发表。

1988年,《屠城血证》在全国上映。“这部电影的拷贝数达到280个,创下南影厂电影发行拷贝量的历史纪录。在南京,这部电影放映的头一个月,就有140万人次观看。”如今年逾7旬的罗冠群回忆道。“它也是第一部被翻译成日语的中国影片。”

 

《南京大屠杀》

1995年出品

导演:吴子牛

主演:秦汉 早乙女爱 刘若英 陈逸达

剧情:

影片通过中国医生和日籍妻子组成的家庭在当年南京这座人间地狱中的亲身遭遇,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试图表现中国人民顽强的反抗精神和对生命的充分尊重。

幕后:

本片由吴宇森监制,创造了当年30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

1994年,台湾影评人焦雄屏找到她的朋友--“第五代”导演吴子牛,请他执导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

“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我经历了非常痛苦的几个月。”据吴子牛回忆,当时他剃发明志,胡子白了40根,在夜里眼泪总是打湿史料。“此前我只知道南京有过屠杀,可真正接触史实是在翻阅了300万字史料之后。”

主演秦汉的父亲孙元良将军,当年曾经负责守卫南京中华门,后来弃城而走,战后被撤职查办,投监拘押42天。从此,他再不愿提这段经历,留下的最后遗愿是葬在南京。秦汉知道父亲的心意,减少片酬也要出演本片。

“南京大屠杀是一个耻辱柱,不能忘记这段历史,哪怕中日已经像兄弟一样,兄弟共同地回忆过去,也应该正视历史。”吴子牛说。不过,他也表示,可能再过10年、20年,“我再来拍这个题材,可能会更加人类一些。”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1   2   3   4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