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 本刊特稿
国际问题专家谈中日关系
吕 翎 · 时间: 2007-12-06 · 本刊记者 陈姌

 

从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的“破冰之旅”到刚刚结束的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再到胡锦涛主席将于明年应邀访日……中日关系出现回暖态势无疑是今年国际关系的热点之一。

12月5日,在第51期外交学院论坛上,前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俞新天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王逸舟就中日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吴建民:

今年的中日关系持续改善。比如刚刚结束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有媒体评论说过去中日关系是“政冷经热”,现在是“经热政也热”。这是中日关系持续改善的表现之一。

在得知福田康夫成为日本新首相时我就对记者表示,他的当选将有利于改善中日关系。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了这一判断,很多中国学者也都同意这个观点。福田因为家族的关系对中国比较了解。如果他能够访华,中日关系正在改善、发展的势头将会进一步加强;双方可以在发展共同利益方面大有作为。

令人欣喜的是,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双方都提出了很多意向和具体主张,比如,日本拥有全世界最好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双方可以在能源和环保方面进行合作。

 

俞新天:

新上任的首相福田康夫和外务大臣高村正彦试图寻求新思路来妥善处理中日关系。高村在做外相前曾以议员身份访问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上海办好2010年世博会。因为日本爱知县曾于2005年举办过世博会,有丰富的经验。很多议员自发帮助上海办好世博会,这是非常好的、非常具有建设性的举动。

未来,战略和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后还可以建立更多的机制。比如这次中国海军“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应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邀请访问日本,日本方面很快会回访。大家还提到中日双方能否在未来共同建立海上搜救机制,先从人道主义救灾开始,逐渐建立起互信机制、走向更多的合作。

还有就是观念上的改变。中日是邻国,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两国人民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过去中日双方对对方在当代的发展变化认识不足,因此需要加强沟通对话。

 

王逸舟:

应把历史问题的妥善处理立足于如何使中日双方更加珍惜现在这样一种合作、面向未来。按照这个思路,双方在外交层面和领导层面会有比较好的尝试。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