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CTR(央视市场研究公司)全新发布了《2006中国城市互联网网民形态报告》。该报告数据来自CTR的四个连续项目数据库,包括CNRS、CBES、青少年、大学生(CNRS数据使用期间为2001-2006年;CBES数据使用期间为2004-2006年;青少年数据使用期间为2006年;大学生数据使用期间为2006年)。该报告旨在通过数据展现2001年以来中国互联网网民构成、媒体接触习惯、网络接触状态、生活形态、产品消费、品牌偏好等的变化;通过网民与非网民的形态比较,揭示中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速成长带来的媒体环境的变化趋势,以及网络发展对传播、广告、消费、生活形态带来的变化。
报告从媒体与广告以及消费的角度全面地对城市网民的现状,发展与趋势做出全面解读。
网民数量的总体变化趋势
在36个城市总体中,从CNRS2001-2006数据显示,在36个城市中,在2001年中,过去一周内上网人的比例是11%。6年间,网民的数量飞快增长,截至CNRS2006.1-6数据显示,36城市网民比例达到38%,网民的数量是2001的5倍。
媒体接触时间变化
从近五年的变化趋势看,网民接触互联网的日均时间迅速增长,从2002年的88.5分钟提高到2006年的137.8分钟,增长幅度达到56%,其中2004、2005年是网民日均上网时间增长最多的时期,只是在2006年的增幅有所放缓,但网络显然已经成为了网民每天接触最重要的媒体之一。并且依照这种增长趋势,网民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极有可能在2007年超过电视,从而使网络成为网民每天接触时间最长的媒体。
由于电视是人们生活中每天都有可能接触的媒介类型,电视机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普及率也非常高,因而在近几年中,网民平均每天(周一至周四)接触电视的时间并没有明显减少,一直保持在140-145分钟的范围内。不过从趋势看,网民们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会逐步缓慢减少,在2007年很有可能会落后于互联网。
报纸可以说是自互联网在我国逐渐普及之后,受冲击最大的传统媒体。近五年以来,网民平均每天阅读报纸的时间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从2002年至2006年间,网民平均每天阅读报纸时间共减少了13分钟,但2006年的下降趋势有所放缓。
网民平均每天收听广播的时间也逐渐减少,从2002年至2006年间,网民平均每天(周一至周五)收听时间共减少了4分钟,下降幅度达到16%。
网民平均每天阅读杂志的时间也从2002年的20.5分钟下降到2005年的14.7分钟,在三年的时间内,下降幅度达到28%。
核心受众对网络的依赖越发明显
所谓核心受众是指25-45岁、大专以上学历、个人月收入2000元的人群,这部分人群是大部分广告目标的主体,也是各类消费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在核心受众中,电视的日到达率2001年以来保持在90%左右,报纸的日到达率由2001年的91.6%下降到2006年的77.3%,下降趋势明显;广播和杂志也分别由2001年的26.1%和22.2%下降到2006年的19.8%和12.6%;与其他媒体停滞甚至下滑不同的是,在核心受众中互联网的日到达率却是一路飙升,由2001年的38.7%达到71.7%。成为仅次于电视与报纸的第三大媒体。
从时间花费来看,这种变化趋势更为明显。在2006年,在核心受众中,网络的每日接触时间从2001年的53分钟增加到2006年的156分钟,超过电视,成为接触时间最长的媒体。
可见,对于核心受众,网络的影响力日渐增强,强势媒体的地位逐步彰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