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师白明辉(石刚摄)
三个圆孔,一条红色竖细线,印着姓名、邮箱和手机号码的几条浅蓝色横格线。白明辉的名片看起来皱皱的,就像从活页纸上随手撕下来的便笺一样,简单而随性。这个手感似纸的“便笺”是其原创环保“纸钱包”系列产品之一,由于采用特殊材料做成,具有揉不坏、撕不烂、不怕水的特点,同时百分之百可回收。
现年26岁的白明辉来自河北唐山,从中央民族大学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就在一家杂志社担任平面设计师。2008年春天,他在北京的798艺术区观看了一个关于特卫强(TYVEK)材料的展览,于是想利用这种环保材料做些实用的设计,希望自己的想法和作品被人看到。
凭借着儿时被家长和老师视为“多动症儿童”的发散性思维,白明辉放弃了纸鹤和青蛙这些手工课上的“大热门”,转而将目光锁定在最具实用性的钱包上。
“摸起来像纸一样,但是撕不动也不怕水。这种手感和质感上的反差很有意思——我可以把钱包的图案印成报纸、地图、字典和快递单,把它们‘伪装’成纸制品。而且折叠的钱包不再是一个平面,而是多层次、立体的展开视觉过程,在设计思路上很广阔。反正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儿,根本没想过销量的问题,”白明辉对记者如是说。
通过对图案印刷的反复试验和折叠方法的仔细研究,第一代“纸钱包”在2008年5月面世,得到了较好的反馈。设计更多元、制作更精良的第二代产品也在2009年初推出。白明辉坦言,自己现在的关注点不再是“纸钱包”产品本身,而是更有质感的设计。
日常生活中的白明辉是个“宅男”,喜欢看电影。他自诩为是“环保人士”,将积攒的废旧电池送到回收站进行处理的习惯,从儿时养成并保持至今;家中没有打印机,用纸时坚持节约原则,一定会将背面充分利用。关于“低碳”的生活方式,他坚持顺其自然的原则,不会为了“低碳”而“低碳”。
他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确实让‘低碳’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这种关注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冷却下来。我没关注过网上关于计算个人碳排放量的内容,但感觉就像减肥计算卡路里一样,有点儿功利心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意味了。环保或者‘低碳’的生活方式需要循序渐进的理性引导,不能搞一刀切,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应该受到尊重,不应该采取过于极端和激烈的方式。我的生活方式引导我的设计作品向着环保方向发展。将来如果有孩子的话,我会教育他/她从小懂得节约。任何事都不要想得太复杂,就像我的设计品一样,给人的感觉就是放下包袱,简单生活。”
|